显扬八卷十四页云:问:何故唯略说此五无量?答:诸菩萨摩诃萨、专为修习利众生行;是故初立有情界无量。是诸有情、依于处所,可得受化;是故第二立世界无量。是诸有情、于多世界,由种种法,得有染净差别;是故第三立法界无量。观有情中堪能究竟解脱苦者,建立第四所调伏界无量。若诸方便善巧,能令有情证于解脱;建立第五调伏方便界无量。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依是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谓其业为润迷界之生之原因者。...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术语)幻化之法门。圆觉经曰: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释签四之一(...又作含花。往生净土者尚含于莲花中,其花未开,不能见闻三宝,称为含华。系上品中生以下至下品下生之人所受。即有善...【因】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诸能引发后生种子,是其因义。 二解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杂语)驴骨中自有似鞍之骨,非实鞍也。碧岩九十八则着语曰:错认鞍驴桥。唤作爷下颔。种电钞十曰:琐碎录曰:驴鞍...(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尊重佛陀所说法门而立之六种别名。(一)善说,以诸法之实相说诸法。如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二)现报,于现...即供奉佛荼毗后的遗灰之塔庙。略称炭塔。关于此塔,或炭塔、灰塔并存,或视同一塔,诸经典中说法不一。如法显传、玄...【王不善观察而摄群臣】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名王不善观察而摄群臣?谓有国王,于群臣等,不能究察,不...(术语)谓波罗蜜多之行法也。唯识论九曰: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所以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的缺失。当我们内省观照时,希望找出问题所在。经过自我省察,...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路,时而行至山前无路,徘徊不前。 顺境可以天时地利人和,顺...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来也很快。要知道发了菩...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现在的身心状态,你不可能经常保持这个状态,它会流动,会变化...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
五无量建立所以
【法相辞典】
【五无量建立所以】 p0283
上篇:五遍行心所作业 | 下篇:五现见三摩钵底 |
(故事)此女爱念其子共没于殑河,死,生于梵天。心地观经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泛水故力难前,...
润生业
坏色
幻门
含华
因
驴鞍桥
放逸
佛法六名
灰炭塔
王不善观察而摄群臣
胜行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