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八卷四页云:今当略说作意触受想思五种遍行心法作业。颂曰:引心、三分别,领位、审了相,得失等营为,名作意等业。论曰:引发于心,是作意业。三和分别,是触业。领纳违顺俱相违位,是受业。审了位相,是想业。为造功德过失俱非,是思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何故真如名为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杂语)住于人界者。即人类是也。法华经法师品曰:生于此人间。...全一卷。唐朝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之略。又称九品往生阿弥陀经。内容记载无...小乘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如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八背舍、十一切处等,皆属小乘禅;若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涅槃经中以河流作六种譬喻。依灌顶之涅槃经疏卷二十七载,六河即生死河、涅槃河、烦恼河、佛性河、善法河、恶法河。...亦名:露处不定法 子题:露现处、粗恶语、不定法 含注戒本·二不定法:“若比丘,共女人,在 露现处 谓无墙壁及余物...(名数)真宗谓以自力专修五种正行中之一种,其功德足以往生净土。即专礼,专读,专观,专名,专赞叹也。...(杂语)谓无所拘束也。五灯会元曰:性空妙普庵主,建炎初,荷策往见贼魁徐明,明欲斩之,为文自祭。有云:二十四腊...【四无色寿量】 p0448 大毗婆沙论八十四卷七页云:如契经说:空无边处,二万劫寿,识无边处,四万劫寿,无所有处,...【感自义行】 p1249 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感自义行者:谓声闻独觉道。...(堂塔)阿育王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众。据善见律毗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不争不要,遇到别人争抢一味退让,视为吃亏是福吗?那这会不会...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读书时,他每次去北京都要找...五色养生素食以低盐、低糖、低脂肪为准则,坚持新鲜入撰,视觉欢愉兼顾五脏均衡保健,充分体现中国素食哲学之精神内...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不论《地藏经》、《占察经》,《十轮经》也好,只要称诵地藏...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每次来见我,总要拿她年轻时的照片给我看,包括结婚当时的,以及结婚以后的。 她...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
五遍行心所作业
【法相辞典】
【五遍行心所作业】 p0283
上篇:五蕴与四谛相摄 | 下篇:五无量建立所以 |
禅林中,嗣法师忌时,住持出资送库司,办祭设供,于斋食之后,特请西堂、两序,对着供奉佛像、祖师像等画像位,相伴...
真如名为胜义
人间
九品往生经
三种禅
六河
露处不定戒
五专
逍遥自在
四无色寿量
感自义行
阿育王塔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肇论

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

明禅法师忆佛源长老:光看书,那是没用的
五色养生素食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圣严法师《过去已成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