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页云:如契经说,有五种心栽。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戒。四者、疑教。五者、瞋僧。如彼经说,有五心栽。云何为五?谓于大师、及法、戒、教,疑惑犹豫,不悟入,不信解,不害,心栽。于佛所赞叹有智同梵行者,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不害心栽。问:此五心栽,以何为体?答:疑瞋为体。前四、是疑,第五、是瞋。问:瞋、可尔;疑、云何?如契经说,栽有三种。谓贪、瞋、痴。品类足论,亦作是说:瞋、云何?谓于有情,作损害,作栽蘗。无处说、疑为栽自性。此中何以说耶?答:彼相似故。谓诸烦恼中,无有非栽自性,而作栽事,犹如疑者。如施设论说:疑、覆蔽心,令心刚强,作栽蘗事。尚不令心得邪决定;况正决定。譬如良田,若不耕垦;即便坚硬,多诸株杌。秽草不植;何况嘉苗。有说:疑与瞋恚、行相、所对、俱相似故;说为心栽。行相相似者:俱戚行相转故。所对相似者:俱对欢行相故。问:何故疑佛,说为心栽;非疑僧耶?答:不应生处而妄生者,说名心栽。佛无一切恶行过失;而生猜疑,是名非处。于法、戒、教,应知亦尔。僧有少分恶行过失,而猜疑者;是应处起,不名心栽。问:何故瞋僧,说名心栽;非瞋佛耶?答:僧有少分恶行过失,缘之生瞋,性必尤重;故名心栽。佛无一切恶行过失;生瞋则轻。是故不说。于法、戒、教,应知亦尔。有余师说:于非重过,施设心栽。于僧生疑,其过则重。以应处起,难可断故;不名心栽。佛无诸过,而能缘之生瞋,性必尤重难断;亦非心栽。于法、戒、教,亦复如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而施与众生四种法,令众生依此四法修行,得证正见。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七载,即:(一)万物皆...(术语)观法成就坚利如金刚也。止观五上曰:此金刚观,割烦恼阵。此牢强足,越生死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即愿于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欲生极乐净土而临命终时,前来迎接其人往生弥陀净土。...【无常皆苦】 p1065 显扬十四卷十五页云:又如世尊说:诸无常者,皆悉是苦。有何意耶?颂曰:诸无常皆苦。众苦所杂...日本真言律宗寺。位于京都府相乐郡。本寺系行基菩萨奉圣武天皇之敕愿所创建者。永承二年(1047)义明再度修建。全寺...(界名)五净居天之一。在色界第四禅。定力胜而见清彻,故曰善见。又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也。...亦名:卜术咒誓 子题:罗汉射事、咒誓、南无佛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不得卖卜诵咒,处方治病等。由事容不实...(菩萨)住于胎藏界曼陀罗第一苏悉地院之忿怒尊名。有大火炎髻,身色青黑,有四手。见秘藏记下,曼陀罗大钞五。...乃印度佛教艺术之一派。又称犍陀罗艺术、希腊佛教艺术。以印度西北部犍驮罗(巴 Gandhāra,约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书名)宋慈云之天竺别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日本见真大师教行信证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类有念...子题:不齐、高下、象鼻、多罗树叶、细[袖-由+聂]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 不齐 者:( 高下 )或时 下 着,...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礼佛大忏悔文...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也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平时也常常持念...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后余在慈云...出家的因缘 当我执笔要写下阿难陀尊者一生的事迹时,就自然的会记得文殊菩萨赞歎他的话:「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到假和尚也要恭敬他,因为他穿着出家人的衣服,还说假和尚也是...有一位女基督徒说,她虽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看不顺眼。从小,她们打打闹闹,也常相互抓对方的头发泄恨;平...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语、真言,而是能帮助世人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之境界的九个字。 ...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居士都有妻子,那是不是非得要断淫欲呢? 这里就有一个观念要...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能成立一切现象。因是种,缘是环境;有因而无缘,种子无从发展...
五种心栽
【法相辞典】
【五种心栽】 p0261
上篇:五种有性 | 下篇:五种所依 |
集谛下四行者: 一、集行 谓观烦恼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 二、因行 谓观六因(见前文)生苦果,...
四法施
金刚观
来迎引接愿
无常皆苦
净琉璃寺
善见天
比丘不得卜术咒誓
一髻罗刹王菩萨
犍驮罗艺术
正信偈
齐整着涅槃僧戒不齐整犯相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了凡四训
阿难陀尊者-多闻第一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让敌人变成朋友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