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八卷二页云:问:何缘三学,如是次第?答: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学,如是次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据大唐西域记卷九、宗轮论述记等记载,摩揭陀国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来入灭后,迦叶于...梵语 upādāna,巴利语同。为烦恼之异名。汉译经典亦常译为“受”。系十二缘起之第九“取支”,谓执著于所对之境;...(术语)Anuṣṭubh,数经论之文字充三十二也。华严疏钞二曰: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都婆颂,此不问长行与偈颂。...【取蕴】 p0815 瑜伽八十八卷十三页云:又由一向杂染因缘增上力故;建立取蕴。当知取蕴,唯是有漏。 二解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住于宝积三昧,说法界之义。...钳,铁铗;锤,铁锤。两者均为锻炼金属所必使用之器具。禅宗用以比喻师家教导弟子之严格。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七...(地名)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又作八字文殊菩萨。指文殊师利菩萨。此尊以 (oj,唵)、(āh,恶)、(vī,尾)、(ra,罗)、(hūj,吽)、(...凡五卷。撰著年代与撰者皆不详。又作法本内传。本书记述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佛教之传入并与道教抗衡之事。计...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和合性】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诸法因缘和合,不相乖背。如水土之相和,涵盖之相合。《百法直解》曰:‘和...(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净土十疑论...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位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你做恶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所...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头出头没,甘心忍受,曾无一念...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出于对动物的慈悲。目前,吃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属于少数行为...
三学次第
【法相辞典】
【三学次第】 p0194
上篇:三时说教 | 下篇:三摩地门 |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
窟内窟外
取
阿耨窣都婆颂
取蕴
入法界体性经
钳锤
钵罗笈菩提
八字文殊
汉法本内传
月称
和合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知因达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