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中略)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今当设方便,命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中略)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中略)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殊好。(中略)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本非所望,(中略)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中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中略)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中略)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称弥勒菩萨六部经。指叙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及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提成佛时,其国土、时节、种族、出家、成道、转...(一)梵语 asajkhya。阿僧祇之略称。意译无数、无央数。印度数目之一,指极大、不可数之数目。(参阅“阿僧祇”3666...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又作五类龙王。即:(一)善住龙王(梵 Susajsthita-nāga-rājā),(二)难陀婆难陀龙王(梵 Nandopananda-nāga-rā...【摩诃伐那伽蓝】 p1336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瞢揭厘城南二百余里大山侧,至摩诃伐那(唐言大林)伽蓝。是如来昔修菩...(流派)Mahiśāsakāḥ,律部之名。译曰化地。就宗计而义翻为不著有无观。优婆鞠多五弟子之一。此律主之部宗称为...【变异相】 p1465 集论四卷三页云:何等变异相?谓诸行异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故。...(职位)别名知事。僧中之职名。司僧中之事务者。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Karma-dāna,译为知事,...(术语)四土之一。酬万行之因而得之万德庄严净土也。...(杂语)Kulapati,译言家主。求法高僧传上曰:若一人称豪,独用僧物,处断纲务,不白大众者,名为俱攞钵底,译为家...(一)比喻数目之多。 (二)尘沙惑之略称。为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天台宗以见思惑、无明惑与尘沙惑并称为三惑,其中之...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定,由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句话,事实上能终生守护一个信仰的人并不多,能在从一而终的道...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我们从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谋职,事业或顺利或不顺利;然后来...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救护生命的利他之心,大慈大悲之心,...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记者: 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见。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作为法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当代年...
火宅喻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火宅 | 下篇:火宅僧 |
【诸欲粗理】 p1346 瑜伽三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寻思诸欲麁理?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由大追求,由大劬劳,...
弥勒六部经
僧祇
毕竟
五大龙王
摩诃伐那伽蓝
弥沙塞
变异相
悦众
报土
俱攞钵底
尘沙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