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五卷三页云:云何菩萨于三十七菩提分法精勤修习?谓诸菩萨,依止菩萨四无碍解,由善方便所摄妙智,于三十七菩提分法,如实了知,而不作证。是诸菩萨、普于一切二乘理趣三十七种菩提分法,皆如实知。谓于声闻乘理趣,及于大乘理趣,三十七种菩提分法,皆如实知。于声闻乘理趣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如实了知,如声闻地,如前所说,一切应知。云何菩萨于大乘理趣三十七种菩提分法如实了知?谓诸菩萨、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不于其身,分别有性;亦不分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又于其身,远离言说自性法性,如实了知。当知名依胜义理趣,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若诸菩萨、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如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如是所余一切念住,所余一切菩提分法,当知亦尔。如是菩萨于身等法,不分别苦,不分别集,不分别此所作断灭,不分别此得灭因道。又即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若苦法性,若集法性,若灭法性,若道法性,如实了知。当知名依胜义理趣,修菩提分为所依止,缘谛修习。若诸菩萨、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缘谛修习。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术语)观自在菩萨之三昧也,即是普眼三昧。入此三昧时,即能于念念之中以普眼遍观,具足明了,故名普观三昧。见大...(杂名)由末寺称所属之本寺曰本山。【又】素来所住之山曰本山,广弘明集十六(慧远万佛影铭)曰:共立此台拟像本山...(1197~1276)梵名 Madhva。为中世印度宗教改革家,印度教毗湿奴派系中之摩陀婆派开祖。生于南印度卡纳拉(梵 Kā...(杂语)译为胜之义,生之义,即胜生也,由阿字门,即是无胜生,是为一切无能胜者之母,故名无胜生。此无胜生亦名甘...经藏之异名。据传,佛入灭后,法藏隐没于天宫与龙宫二处。依释门正统卷三所载,龙宫海藏乃就龙树入海而言,天宫宝藏...北周译经僧。优婆国人。又称称藏。为阇那耶舍之弟子。与同学阇那崛多游东土,入长安。武帝时为大蒙宰(相当于吏部尚...【见苦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七页云:见苦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苦现观边忍所断。...指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又作闻持陀罗尼、法总持。为陀罗尼之一。菩萨地持经卷八(大三○·九三四上):“云何法陀...(术语)三不退或四不退之一。永不退失菩萨大行之位也。配之于菩萨之阶位有多说。...亦名:衣财如法 子题:邪命物 资持记释云:“谓下,示非法。四邪、五邪,如僧网解。律下,引证。邪命总上四、五;激...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八个识,在佛法里边,通常就说到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我们来...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比喻: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扰着。特别是病,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人人...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居士顶礼。香火燃旺,好生热闹! 世纪为期,人生几何。生寿跨...问: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宽见法师答: 是功德很大。但是跟你的发心清不清净啊?方法对不对头也有关系。 问: 回向...
中国人近年在海外对奢侈品的购买力惊人,根据汇丰银行本年初公布最新报告《走遍全球的购物者》,全球近1/3的奢侈品...
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修习
【法相辞典】
【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修习】 p0224
上篇:三处总摄一切黑品白品 | 下篇:三种无明蕴能生三世自体 |
子题:善行可爱果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论云,若受八戒,应言一日一夜,莫使与终身戒相乱。成实云,五戒八戒,...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普观三昧
本山
摩陀婆
若衍底
天宫宝藏
耶舍崛多
见苦所断烦恼部
法陀罗尼
行不退
三衣求财如法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熊采玉米」的譬喻
18种喝茶方法损害健康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如何防治禅病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