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六卷十五页云: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密意语言,甚奇希有;乃至微妙,最微妙,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于色蕴,如是于余蕴,皆应广说。如于诸蕴,如是于十二处,一一处中,皆应广说。于十二有支,一一支中,皆应广说。于四种食,一一食中,皆应广说。于六界、十八界、一一界中,皆应广说。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苦谛,苦谛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于苦谛,如是于余谛,皆应广说。如于圣谛,如是于诸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一一皆应广说。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正定及为正定能治所治,若正定修,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禅林一般库司之称,亦为都寺、监寺、副寺三职之总称。此外,亦有只称都寺为库主者。(参阅“库头”4100、“都寺”...(界名)居于空之天也。对于地居天而言。谓欲界之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四天及色界之诸天也。...亦名:掉臂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掉臂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掉臂,如王长者。比丘举过,...(杂名)梵语。华言水星。见翻译名义集。...梵语 kalpāgra。指成劫之初。即欲界有情世界成立之初。依俱舍论卷十二载,劫初时,人皆如色界,肢体圆满,诸根具足...会,指说法之会座,即指佛陀说法时之集合而言。佛陀成道后最初之说法;或一部经最初说法之会合,均称为初会。 p279...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观经六缘之一。善导之观经疏序分义中,将观无量寿经兴起之因缘分为六,禁母缘为其第二,其内叙述阿阇世王幽闭其母韦...(术语)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为车轮,如车轮之毂辋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趣求法乐】 p1327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趣求法乐者:求正法时,欲趣大乐,谓佛菩提。不求余事。或求法时,为令...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打,这是每一个暂时落后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李小龙初学武术时...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十年来,忽视因果伦理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社会提倡的功利主义价...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止恶行善,它包括两个方面:好的事情去做--行善;不好的事情...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家人看破了名利,看破了世事,这...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带业往生它必须是一个沉淀的业力,就是...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一位佛弟子慈悲心的体现。古往今来,很多祖师大德都称...
三无自性性依三相施设
【法相辞典】
【三无自性性依三相施设】 p0223
上篇:三自性与相等五法相摄 | 下篇:三事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
(术语)又,谓之大方广。大乘经之通名。言所说之义理方正平等也。于方等部中为最上,是大方等也。阅藏知津二曰:方...
库主
空居天
掉臂行白衣舍戒缘起
部引陀
劫初
初会
离垢眼
四威仪
禁母缘
轮圆具足
趣求法乐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挨打不如找打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佛法的大意

一切皆不是「我」的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