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此三自性,几是不生,能生于生?答:一。问:几是生,能生生不生?答:一。问:几是非生,不能生生,及不生?答: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受生,意为生于如来家;藏,意为含藏所修所证之理。菩萨若能修习圆满十种受生藏,即入毗卢遮那如来无量受生藏海,愿...【四种道理】 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亦名:时僧得施法 子题:僧夏衣、夏衣、夏安居衣、时僧得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时僧得施者。谓施主布施,该通一化...相对于“所化”一词,即指能教化他人者。一切众生皆为受教化者,对此而言,能教化一切众生之佛、菩萨,称为能化。(...(术语)披者,挂袈裟通覆两肩也,所谓通肩是。袒者,偏袒右肩也。释氏要览上曰: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佛言:...梵语 sakrdāgāmin。意译作一来。小乘四果之第二。此果之圣者已断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若欲断其后三品之思惑,尚...【诸界所有遍知】 p1353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如是诸界所有遍知,由四因缘,应当了知。谓有相违所治、能治,而相待...(771~843)天台宗第十一祖(一说第十祖)。世称至行尊者。唐代东阳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即入道邃之室,研...为戒乘四句之一。戒,指佛所制定之诸戒;乘,指佛所宣说之诸法。急,急切之意;缓,缓慢之意。谓热衷于持戒,而怠慢...(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术语)诸法实相之妙体,由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八不而显者。...雨宝陀罗尼...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慧眼是断除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就会具足慧眼。慧...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议发起,拜访了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聆听本老对我们要孝顺父母...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长眉罗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根据经典的记载,他现在仍在世...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于汝。应当爱乐修习,乃至经一昼夜,受持读诵,生希望心。于大...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么样呢?我们不自在,我们没有这种神通...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
三自性生不生等分别
【法相辞典】
【三自性生不生等分别】 p0220
上篇:三自性自他染净分别 | 下篇:三自性为何等智所行 |
大乘起信论云发三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
十受生藏
四种道理
檀越施时僧得施法
能化
披袒
息忌伽弥
诸界所有遍知
广修
戒急乘缓
闲居
八不显实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革除习气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