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无相故。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Tambapannīya。为部派佛教之一派。于印度部派佛教之分裂中,有关铜鍱部之名称与派属问题,于南传、北传论书...【一切法不生】 指谓一切真实之法,乃超越相对的差别界。以其为‘绝对’,故不生不灭,此是不变的理法。...(术语)无系属之关系也。无心识之攀缘也。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术语)佛殿内之坐处,区划二所。近佛之所为内阵,远为外阵。又书为下阵。...(譬喻)如来藏譬之海。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吽字义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转。...乃指专修与杂修而言。修行阿弥陀佛之净土法门,称为专修。修其他法门,则称为杂修。日本源空之黑谷上人语灯录(汉语...为二次大战以后,日本财经界与佛教界联合成立之学术研究财团。创立宗旨为“研究、解明、阐述东方思想与世界宗教”。...亦名:受随无作戒同异 子题:圆教宗受随二无作戒皆心种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明五同)今详二业,初有五同:...梵语 saddharma-pratirūpaka。三时之第二时。以其乃相似于正法时之教法,故谓之像。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之运行状...(经名)后汉失译。有十四偈。赞往生净土之胜妙。贞元录曰:后出阿弥陀偈经一卷(或无经字),一纸(后汉失译两译一...(术语)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为性,以不障为用。胜论于九实中摄之,数论于二十五谛中之第五位有五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目光慈悲,下巴饱满。我就想,这就是福报相啊。什么时候能修...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挂上一个无字,记住!无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你回去碰到一些是非...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的圆通宝殿,你看起来就是那么大,大概一千人就装满了。可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平常用功,其实就是随时随地的摄心。摄心,不是把心紧绷起...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数量的,有追求质量的,哪种念法更易成就? 大安法师答: 念佛...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子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你们很乖,很聪明,又听话的好小孩,我很喜欢你们!小孩子听到...
三自性为何等智所行
【法相辞典】
【三自性为何等智所行】 p0220
上篇:三自性生不生等分别 | 下篇:三因缘当遣染污寻思 |
(书名)圆晖法师之俱舍论颂疏。略称颂疏。...
铜鍱部
一切法不生
无缘
外阵
藏海
二修
铃木学术财团
受随二无作戒同异
像法
后出阿弥陀佛偈
五大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慧律法师:什么事都加上一个【无】字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