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是应知即此三性。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湖南人。幼年出家,专志向学,辩才无碍。曾两度留学日本,修习台密与东密,并得台密东密两大流派之传法灌顶学位。民...(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言谛实】 p069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言谛实?谓发露诸恶,不藏诸恶。若有所犯;卽于智者同梵行边,如实...(名数)八叶院之九尊,配于九识(据日本说)。...(菩萨)观音之一种。称曰忿怒钩观世音,正观音入忿怒三摩地助虚空藏化道之形也。密号持钩金刚。以持钩轮故也。秘藏...【名言种子】 又作名言习气,三种习气之一,即指由名言所熏成的种子。为‘业种子’的对称。亦即将名言熏习于阿赖耶...【不贵尚】 p0320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贵尚者:令彼所欲有匮乏故。...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昙。(一)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杂语)状人慈善之语。参看金刚努目条。...于一切法执异者,亦有六辈,云何为六。 一、计因果异体 如上座部,计因果为异。说种灭于前,芽生于后,种与芽...又作八种恶觉、八不善觉。谓众生所生之八种恶念,即欲、瞋、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觉者,新译作“寻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谎言假话在佛教称为妄语,就是不...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人内心有烦恼故,即投之以相当烦恼之箭: 一、我慢行箭,多中...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顺顺当当地;发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考...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猴子怎样变成人直立行走,钻木取火,创造繁荣;...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夹山说: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僧人又...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个迦罗臂拏迦的村庄,茂林修竹,山明水秀,...
过去有些人有误解,说佛教是封建的、迷信的、消极的,其实佛教的本质不是那么一回事。佛教是心地法门,佛经上讲心生...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踩一下他的脚,他就生起气来,话说得不那么好听,马上就很愤怒...
三性与二谛相摄
【法相辞典】
【三性与二谛相摄】 p0211
上篇:三性为二智所行 | 下篇:三性与五相相摄 |
(杂名)僧妻也。辍耕录六曰:宋陶谷清异录,京师大相国寺僧有妻,曰梵嫂。...
谈玄
舞菩萨
言谛实
九识尊
忿怒钩
名言种子
不贵尚
法
菩萨低眉
异病
八觉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舍利弗-智能第一

佛法是世界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