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金刚界曼荼罗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著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 p0721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云何?谓无漏法。...(公案)云门示众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自代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见碧岩八十三则,种电钞九,从容录三...【世间八法】 p0510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于世间三处转时,恒常世间八法所触。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于乐欲处...禅宗公案名。隐峰禅师立倒示寂之故事。据景德传灯录卷八邓隐峰章载,隐峰将示寂,先问众云(大五一·二五九下):“...(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pacāṭa。...为“无漏识”之对称。唯识家以佛果之净识为无漏识,而以因位至第十地之金刚无间道等为有漏识。然第六、第七识,于初...(术语)称西方阿弥陀之妙观察智。...(668~749)日本奈良时代僧。号行基菩萨。和泉(大阪府)人。十五岁至药师寺学唯识、瑜伽。后游化诸国,弘扬观想法...1、又名略戒,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偈颂是,因它不但是过去七佛之所通说,而且也通于一切大...九种清净的肉,即 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 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三、不疑,它之...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衰弱的总根源。一切唯心所现,业力感现:母猪在公猪眼中是大...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么去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趋向两个方向:第一个...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财富出发...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它远远超出凡夫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所以就...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清净的缘起,一种是杂染的缘起。这两种缘起...
舞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荧惑星 | 下篇:舞戏 |
(人名)元虚舟禅师,名普度,初住中天竺寺,后住灵隐寺。稽古略四曰:诏中天竺虚舟普度,住影德灵隐,师扬州人,受...
无性摄论
非随有转法及非有为因法
云门露柱
世间八法
隐峰倒化
波婆遮吒
有漏识
大莲华智慧三摩地智
行基
通戒
九净肉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别被淫欲骗了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