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又彼第一心未得定补特伽罗,于一切受,并其所依,并其所缘,并其助伴,并其随转,不如实知。由不知故;便为三种无智为因过患所触。何等为三?一、受杂染所作过患。二、世杂染所作过患。三、现法后法杂染所作过患。当知此中受杂染所作过患者:谓愚痴者,于其乐受,并彼随转,并所随染,有贪爱缚。于苦受等,有瞋恚缚。于其不苦不乐受等有愚痴缚,及随眠缚。由有愚痴所随眠故。世杂染所作过患者:谓愚痴者,于现在世,有贪染缚。于过去世,有顾恋缚。于未来世,有系心缚。现法后法杂染所作过患者:谓彼如是杂染心者,于世于受,有杂染故;便能生长感后有业。由此增益后有诸蕴,令当得生。又能增长所有贪爱。谓后有爱,及资财爱。后有爱故;能生当来所有自体。资财爱故;于追求时,极生疲怠。若得境界;便生染恼。若不获得,所欲不遂;便自烧然。若得已失;便为愁恼之所损害。如是名为现法过患。若即由彼作及增长能感后有诸业烦恼增上力故;起于当来生老死等众苦差别。如是名为后法过患。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为马鸣所造,故称马论。与释摩诃衍论(龙树造)又称龙论之意义相同。(参阅“大乘起信论”...梵语 trīni dandāni,巴利语 tīni dandāni。略称三罚。即身罚业、口罚业、意罚业等三种恶业。(一)身罚(梵 kā...于密教中,真言阿阇梨传授事相于弟子时,不传有关修法之全部,仅选择部分以传授之。如陀罗尼集经、不空罥索神变真言...(人名)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钵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二十种外道之一。即计涅槃为常住、无烦恼果之印度外道。据百论卷下破常品载,净眼论师主张涅槃为无烦恼之果,系缚、...梵语 āsrava-ksaya-jāna-vai?āradya。佛四无所畏之一。又作漏尽无所畏、一切漏尽智无畏。无所畏即自信、确信之意...谓生死之世界,自无始以来,至未来永劫,由于惑业苦之轮回而无停止之时。或表示法性不变而泯绝对待之关系。关于“无...(一)梵语 sad-vidha-niyati-pāta。又作六种决定、六事决定。乃菩萨依修六波罗蜜之力量所获得之六种功德。即:(一)...谓为断已生贪欲盖故。持心修习八支圣道。...(真言)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于也),译云:汝天亲护者(于字入下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众生欲生起厌离心,殊为不易,是故释尊详陈西方净土依正庄严,...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岁的五通仙人,名为须跋陀罗。他能够飞天、遁地、变大、缩小等...
三种过患
【法相辞典】
【三种过患】 p0181
上篇:三种同分 | 下篇:三种习气 |
为显示凡夫藉由称念弥陀名号而往生之譬喻。我国净土教大德昙鸾于所著之往生论注卷下,先阐明十七种依报庄严之后,劝...
马论
三罚业
拔传授
波斯匿
色身
净眼论师
漏永尽无所畏
无始无终
六决定
持心者
自然成就真言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