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八卷六页云: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以求多闻增上力故;已得十法明入。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增上心住,入初增上慧住。如是十法明入,文词、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若由此假设,若平等胜义,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若由无上清净所净。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婆那】 正言饭那,此云林,丛木曰林。杂阿含:佛告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否?唯然已见。是处名曰优留曼茶山...子题:五众羯磨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五人僧者,谓边地受戒、自恣等法。若据僧祇,舍堕忏悔,五人僧摄。谓受忏悔...【地遍处】 p0615 集异门论十九卷七页云:问:地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地遍处定?答...【诺矩罗】 此云鼠狼山。...(印相)印为不动刀印。明为唵地哩矜娑婆契。...(一)婆利师迦花之略称。素馨之一种,花白色,甚香。(参阅“婆利师迦花”4454) (二)赞叹之义,乃呗匿之转音。“参...即发起自己本有之真性。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中):“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 p5163...即悉地之国土宫殿,乃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有三品:(一)上品,即密严佛国,此佛国出于三界之外,而非声闻、...慈悲和智慧皆具足圆满。...(572~621)又称厩户皇子、丰聪耳命、上宫太子、圣王。乃日本用明天皇第二皇子。天资聪明,为推古天皇之摄政。于儒...梵语 avidyāvāsabhūmi。指一切无知之根源。为五住地惑之第五。无明住地属根本、枝末烦恼中之根本无明;为我法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印光大师校印本)...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厅的大门被嘭嘭嘭敲个不停,还没开门,已然感觉到门外的愤怒。...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安忍难行当依教修习。 4、瞋恨生起意不宁静。 5、瞋恨生起心不...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道是不能加以形容的。 所...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①,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②,威仪无缺。以...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成唯识论》)...
十法明入
【法相辞典】
【十法明入】 p0111
上篇:十想行相 | 下篇:十清净相 |
(佛名)大日如来也。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毗卢遮那身也。...
婆那
五人僧
地遍处
诺矩罗
矜羯罗根本印言
婆师
发真
悉地宫
悲智圆满
圣德太子
无明住地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