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617~?)朝鲜新罗之华严宗学僧。俗姓薛。二十九岁于皇龙寺出家。与义湘于新罗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来唐(一说...(术语)修习研学佛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真佛与真土之并称。乃净土宗谓阿弥陀佛自证妙境界之佛土、佛身,亦即真实之行信而获往生者所见之佛土。(参阅“真土...【空自相】 p0787 显扬十五卷十页云:云何自相?颂曰:若于此无有,及此余所有;随二种道理,说空相无二。论曰...犹言门下、会中、会里。指于说法之集会时,前往受教之人;或为于师家处受学者之总称,例如青原会下、南岳会下。又跟...即梦中所现善恶之相。此处指大方等陀罗尼经(北凉法众译)卷一所说“十二梦王”之梦相。十二梦王又称十二神王、十二...【所显得】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何等依止差别?谓乃至有情依止差别有尔所,当知蕴界处亦尔。...(术语)Nirodha-āryasatya,四谛之一。梵曰尼楼陀,译曰灭。灭为灭无之义。以择灭无为(即涅槃)为体。涅槃者,生...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五欲: 一、财欲 财,即世间一切赀财也。谓人以财物为养己之资,故至贪求恋着不舍,是为财...(术语)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者,散者散乱,心恒攀缘六尘之境而又暂住者。定心为贤圣之修成,散身为凡夫之自性。...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毗尼日用切要...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下千亿港元遗产。有关她遗产之争的报道,占据了亚洲乃至欧美许...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于一旁, 由于身材过于肥胖,短短的路程就满身大汗且气喘如牛...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靠自力修行了生脱死得阿鞞跋致,就好像步行到达目的地,如蚂蚁...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对治法,火烧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一...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夜睡醒,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需及时补充能量与营养...
七真如
【法相辞典】
【七真如】 p0052
上篇:七杂染 | 下篇:七觉支 |
【世俗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俗谛,是世间一般所见的真理、道理,为真俗二谛之一,也是‘胜义谛’(真谛)的...
元晓
修学
真佛土
空自相
会下
梦相
所显得
依止差别
灭谛
五欲(二)
定散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波斯匿王减肥记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