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复次当知有二种法嗢拖南增上行欲。一者、胜解俱行欲,二者、意乐俱行欲。胜解俱行欲者:由四种法嗢拖南故;于诸行中而生乐欲。又于诸行寂静生乐欲者,由意乐故:独处空闲,作意思惟。由四种相,于彼寂静,其心退还。一者、于中由见胜利,不趣入故,二者、不信彼得不清信故。三者、于彼所缘,不生憙乐;不安住故。四者、于彼而起不乐胜解故。与彼相违,当知即是意乐俱行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劣识胜识】 p0631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识胜识?答:观待施设劣识胜识。复如何等...宋代临济宗谷泉禅师曾作“六巴鼻”之歌颂,用以接化学人,禅苑蒙求一书乃以“谷泉巴鼻”为题,录其颂词,为该书五百...(名数)密教所说身口意之三密也。大日经疏一曰:一者身密门,二者语密门,三者心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自净三业。即...止犯与作犯二种犯戒。或称止作二犯,为“二持”之对称。(一)乃厌诸胜业而不修学,依止而犯戒体,以不修善法为宗。(...(譬喻)法华三轨中譬慈悲为如来之室。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之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也。...指阿弥陀佛摄取念佛者往生净土之誓愿。又作摄取至心欲生愿、诸缘信乐十念往生愿、闻名信乐十念定生愿、十念往生愿、...【须扇多】 亦云须肩头。此云甚净。弟子未熟,便入涅槃,留化佛一劫。...梵语 nevina。音译宁尾拏。密教十二种合掌之第一。略称坚实合掌。即合两掌,令掌中心不虚空,十指端之间稍微相离。...凡四卷。世亲(梵 Vasubandhu,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独觉不说法】 p1384 如独觉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十五页云:问:若独觉,亦得无碍解者;何故不能为他...凡二十卷,或作十六卷。唐代慧苑撰。即续贤首大师法藏之遗稿,注释新华严经者。略称华严略疏刊定记、华严经刊定记、...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有一天,曹彬遇到精于相术的陈搏(希夷)先生。陈搏告诉曹...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 出家人修寺院,目的是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搞好自身修持...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界胜义。世界胜义主要是一种人天乘的道理,讲到世间的因果关...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要如何自处呢?明末莲池大师在〈厌喧求静〉一文,开示智...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很强烈的争执,争执的人互不相让,佛陀就集合大众说教道: 你...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佛相好庄严,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金色,普放光明。当...
二种法嗢柁南增上行欲
【法相辞典】
【二种法嗢柁南增上行欲】 p0045
上篇: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 | 下篇:二种离增上慢观无我见 |
亦名:五品现前 子题:人现前、法现前、毗尼现前、僧现前、界现前、无德贬退 戒本疏·七灭诤法:“中品言诤,以五品...
劣识胜识
谷泉巴鼻
三方便
二犯
慈悲室
念佛往生愿
须扇多
坚实心合掌
佛性论
独觉不说法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智者除心不除境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