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五卷六页云:虽已说二定有多同异相;而于其中,复有同异。颂曰:二定依欲色,灭定初人中。论曰:言二定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现起。若有不许亦依色界起无想定;便违此文。谓本论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谓色缠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类心;若入无想定,若入灭尽定,或生无想天已;得入无想。是谓是色有。此有非五行。由此证知如是二定,俱依欲色而得现起。是名同相。言异相者,谓无想定,欲色二界,皆得初起。灭定初起,唯在人中。此在人中初修起已;由退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后复修起。此灭尽定,亦有退耶?应言:亦有。若不尔者;即便违害邬陀夷经。经言:具寿!有诸苾刍,先于此处,具净尸罗,具三摩地,具般罗若;能数入出灭受想定,斯有是处。应如实知。彼于现法,或临终位,不能勤修,令解满足。从此身坏,超段食天,随受一处意成天身。于彼生已;复数入出灭受想定。亦有是处;应如实知。此意成天身,佛说是色界。灭受想定,唯在有顶。若得此定,必无退者:如何得往色界受生。有余部执:第四静虑,亦有灭定。依彼所执,灭定无退;此义亦成。第四静虑有灭尽定,义必不成。所以者何?九次第定,契经说故。此若必然;如何得有超越定义。此定次第,依初学说。得自在时,随乐超入。如是二定,有多种异。谓地有异。第四静虑,有顶地故。加行有异。出离止息想作意为先故。相续有异。异生圣者相续起故。异熟有异,无想有顶异熟果故。顺受有异。顺定不定生二受故。初起有异。二界人中最初起故。二定总以心心所灭为其自性:何缘但说名为无想灭受想耶?二定加行中,唯厌逆此故。如亦知受等,唯名他心智。今二定中心,久时断;如何于后,心复得生?毗婆沙师,许过去有。前心为后等无间缘。有余师言:如生无色,色久时断;如何于后色复得生?彼生定应由心非色。如是出定,心亦应然。由有根身,非由心起。故彼先代诸轨范师,咸言二法,互为种子。二法者:谓心有根身。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尊者妙音说:此非理。所以者何?若此定中,犹有识者;三和合故;必应有触。由触为缘,应有受想。如世尊说:意及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俱起受想思。则此定中,受想等法,亦应不灭。若谓如经说受缘爱;然阿罗汉,虽有诸受,而不生爱。触亦应尔。非一切触皆受等缘。此例不然。有差别故。经自简言:若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故有差别。由此道理,毗婆沙师说灭定中诸心皆灭,若都无心,如何名定?此令大种平等行故,说名为定。或由心力,平等至此;故名为定。如是二定,为是实有?为是假有?应言实有。能遮碍心,令不生故。有说:此证理不应然。由先定心,能遮碍故。谓前定心,与所余心,相违而起。由此起故,唯令余心,暂时不转。此能引发违心所依,令相续故。唯不转位,假立为定。无别实体。此唯不转分位假定。入前、出后,两位皆无。故假说此是有为摄。或即所依,由定心引,令如是起;假立为定。应知无想,亦复如是。谓由前心,与所余心。相违而起。由此起故,唯令余心,暂时不转。唯不转位,假立无想。余说如前。此非善说,违我宗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仪式)送葬时棺将出户外。于屋前读经也。...梵名 Mahā-pratisāravidya-dhārani。又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术语)不善之行也。俱舍论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十地论义记四本曰:现习恶行,当受大苦。...分别判断释迦佛一代的教义,如天台的五时八教,法相的三时教是。...【兜那波吒】 此云绢。...【五趣皆有法尔胜事】 p0286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十七页云:五趣皆有法尔胜事。谓地狱趣、异熟色等,断已还续。余趣不...(术语)报过去业因而受之一期寿命也。因之报命不可增减,即定命也。...【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 p0288 显扬八卷七页云:论曰:不颠倒方便者:谓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凡十卷。唐代义净译。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百一,乃概称数目之多;羯磨,指僧尼行事...元初曹洞宗禅僧。号林泉。生卒年不详。参谒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有省悟,为其法嗣,初住万寿寺,并继其师主持报恩寺。...【观待因】 p1468 瑜伽五卷十页云:依领受因依处,施设观待因。所以者何?由诸有情,诸有欲求欲系乐者,彼观待此,...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有一头牛在田里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头的时候,看见旁边山上的一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心里就很难过:我为什么...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果有众生不孝顺父母,就是日常生活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恩德,不...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用诗体叙述在现实中修菩萨道的具体方法,既是文殊菩萨严谨...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书面采访,他用施惠勿念,受恩...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诚可...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用瓷碗泥杯舀来喝,一个人干脆用手捧着喝。 于是,用金玉之人...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二无心定同异
【法相辞典】
【二无心定同异】 p0038
上篇:二事寻求见趣 | 下篇:二缘说瑜伽论 |
(术语)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