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十页云:复次于内法中,略有二种具聪明者。若有净信,或诸外道,来请问时,能无乱记。谓依中道,于诸行中,问生灭时;不增有情,不减实事。唯于诸行安立生灭,不乱而记。若立有情有生有灭;是名一边。谓增益边。若立生灭都无所有;是第二边。谓损减边。唯于诸行安立生灭;是名中道,远离二边。是故若能如是记别;为善记别,如来所赞。或复有言:何因缘故;乃于沙门乔答摩所,修习梵行?若得此问;应如前说。远离增益损减二边,依中道记;名不乱记。若谓有情,修习染净;是名一边。谓增益边。若谓一切都无修习;是第二边。谓损减边。若为诸行厌离欲灭而修习者;是名中道,远离二边。是故此记,名不乱记。名为善记。当知此记,诸佛所赞。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愿。即誓愿净土中之万物皆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术语)不带权方便之大乘教也。言天台,华严,真言,禅等。...比丘可食而不犯戒之肉。反之则为不净肉。净肉有三种:(一)见,谓不见为我故杀之肉。(二)闻,谓从可信之人闻非为我故...【诸心差别由五相转】 p1358 瑜伽六十三卷十一页云:当知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故。二、由胜...亦名:异世五师 子题:大迦叶波、无相好佛、摩诃迦叶波、迦叶入涅槃、佛四塔、迦叶法付阿难、阿难入风奋迅三昧分身...(杂名)Ārāma,又曰阿罗弥,阿蓝么,阿罗,译为园。玄音应义二曰:阿蓝磨者,园也。翻梵语九曰:阿罗弥者,园。...(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浙江慈溪人,俗姓王。字梦堂,号酉庵。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术语)体者诸法平等之理,义者诸法差别之相。又义如第一义谛之义,直指平等之法体,故体即义也。...遍趣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遍趣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食不知量】 p0882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所饮食,不善通达若过若减;是故名为食不知量。 二解 集异门论...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用他用过的碗筷,甚至怕吃到他的剩菜,怕吃到他的一滴唾液、血...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了。我们看看它的内涵。 这个意业的调...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 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出口,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乘愿再来的菩萨应该也有无量无边。也就是说就在我们的身边...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附近,呈...
二种不乱记
【法相辞典】
【二种不乱记】 p0031
上篇:二种苦减果 | 下篇:二种不相离 |
(术语)法会表白,终后唱礼,师登礼盘,唱五悔五大愿等之文。谓之唱礼。其唱礼初所唱奉请之佛名,有金、胎、合之三...
宝香合成愿
分别识
实大乘教
净肉
诸心差别由五相转
五师
阿罗磨
昙噩
体义
遍趣行智力
食不知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推荐】古人的修身箴言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合理地舍弃,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