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十六页云:问:何故二见,俱名为取?答:由此二见,取行相转,故俱名取。谓有身见,执我我所。边执见,执断常。邪见,执无。取此诸见以为最胜,故名见取。取诸戒禁能得净,故名戒禁取。复次前之三见,推度所缘,势用猛利,故名为见。后之二见,执受能缘,势用猛利;故名为取。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常委分资粮】 p1012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常委分资粮者:审悉所作,恒常作故;名常委。彼分者:谓正见等。此是彼...(人名)优填王也。西域记五曰: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于病有情不往供事戒】 p0753 瑜伽四十一卷十五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四圣种】 p0409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为令解脱速得圆满,勤修行者,圣解脱欲,胜任持法;为断四爱,增上...(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除灾生】 p0911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云何菩萨除灾生?谓诸菩萨、或大愿力,或自在力,于诸饥馑厄难旷野...指密教行者修法时悬于右臂之珠索。又称真言索。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载,行者作诸事时,右手臂常系真言索带,右手持珠...【可救及不可救】 p0525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可救者:谓有三乘寂灭法性。不可救者:谓无三乘寂灭法性。...子题:乐住、苦住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弟子辞和尚白谢法。佛言,若弟子见和尚五种非法,应忏悔谢而去,白和尚...(术语)Kṣā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水吉祥,梵名 Daka-?rī。又称大水吉祥菩萨。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外列上方(东)第五位之尊。密号润生金...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需...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啰。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裂...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另外还建立一种趋向涅槃的价值。当开始趋向涅槃的价值时,已...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我的事业,希望调一下工作岗位,您说行不行?师父表示赞叹。过...
二见名取
【法相辞典】
【二见名取】 p0030
上篇:二足有情 | 下篇:二取习气 |
【究磨罗浮多】 应法师云:是彼八岁已上,乃至未娶之者总名。...
常委分资粮
出爱王
于病有情不往供事戒
四圣种
香严
除灾生
臂索
可救及不可救
弟子辞和尚白谢法
忍
水吉祥菩萨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