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心怀爱染,攀缘诸欲,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欲寻思。心怀憎恶,于他攀缘不饶益相,起发意言,随顺随转;名恚寻思。心怀损恼,于他攀缘恼乱之相,起发意言;余如前说。名害寻思。心怀染污,攀缘亲戚,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故说名亲里寻思。心怀染污,攀缘国土,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故说名国土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义,推托迁延,后时望得,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故说名不死寻思。心怀染污,攀缘自他若劣若胜,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名轻蔑相应寻思。心怀染污,攀缘施主往还家势,起发意言;随顺随转。是名家势相应寻思。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阿鼻地狱中之毒虫。据大智度论卷十六载,阿鼻地狱有铁嘴毒虫,从罪人之鼻中入、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口中出。[六波...【阇烂达罗国】 p1407 西域记四卷六页云:阇烂达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二三里。宜谷稼,...又名执一语言部,小乘二十部之一,是佛灭后二百年间由大众部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流派。...凡四卷(现存卷二至卷四)。又作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乃毗卢遮那佛在自然光炎宫中,对无...(杂语)对于同道者言之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八解脱】 p0074 瑜伽十一卷一页云: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术语)天与人,即六趣中之天趣与人趣也。无量寿经上曰:天人归仰。又曰:诸天世人。法华经宝塔品曰:移诸天人,置...(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亦名:与欲五种、五种与欲 子题:广说欲、略说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四分中,但有病人说欲法,而文有具缺。良以...【自内邪执】 p0599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自内邪执者:谓独处空闲,不正分别,为依止故;执有实我,或见邪执...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宁息。看看当下的情况发现真实不虚。当今时代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为不朽之作。 唐代有位梵天和尚,他写的白话诗,道尽世间众生...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由于我们个人的业...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劝人学佛发菩提心,劝人读佛经,劝人念佛,劝人往生净土,教...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当时琢磨了很...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于思和修,比较懈怠不主动。请问师父,如何提升对思和修的兴...
八种寻思
【法相辞典】
【八种寻思】 p0077
上篇:八种教授 | 下篇:八种修业 |
【魔登伽】 长水云:义翻本性。楞严云:性比丘尼是也。又过去为婆罗门女,名为本性。今从昔号,故曰性比丘尼。...
十一法
铁嘴虫
阇烂达罗国
一说部
究竟大悲经
我法
八解脱
天人
不请净施
欲之与欲五种
自内邪执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