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现存卷二至卷四)。又作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乃毗卢遮那佛在自然光炎宫中,对无碍菩萨以下之十三位菩萨所说之法。全经共分十六品,内容系统摄众生身、心之法门,宣说心性之本净,揭示烦恼即菩提、虚空圆融、万境不迁、体泯用寂之义趣。又本经屡有儒教色彩之文句,此乃与其他大乘经典相异之处。另于大唐内典录卷十亦收录本经,而谓本经乃唐初之伪经。[开元释教录卷十八] p29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劫初人之食物也。俱舍论十二曰:地饼复隐,尔时复有林藤出现,竞耽食。俱舍颂疏记十二曰:林藤者,谓以藤出...(名数)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频那夜迦】 旧云频那,是猪头;夜迦,是象鼻,此二使者。...(职位)大众一座之主也,如言上座首座。禅家云住持。教家云座主。为大众一座之主,统理一山者。如天台山修禅寺座主...【为断故受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为断故受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过去世、食不知量,食...(经名)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又名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六法。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为界。...谓世间之法唯有假名而无实体,然凡夫因痴迷而视其为实有,故依照世间一般之见解,于世法上设立假名,此称为有名无实...诵经礼忏之略称。诵经有种种功德,礼忏可消除罪业,故为佛教徒常见之修行方式。今谓出家人专以替信徒诵经礼忏为业者...(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见圆满】 p0639 瑜伽九十四卷二页云:复次若有弃舍无因恶因,于因生法五种因中,获得正见;名见圆满。于此正...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呼有很多,用于各种场合和仪式之中,如战场、殿堂、庙宇、舞台...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来,横放在路中间,人车很难通行。 出家人心怀慈悲,就想将它...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我们是客人。他觉悟到三界是一个苦恼的处所,从这个地方他产...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轮回和因果的真理展示出来,以拯救世间人为心愿哪。因为世间人...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等正觉的...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
究竟大悲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究竟一乘宝性论 | 下篇:究竟即 |
(名数)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
林藤
七佛八菩萨
频那夜迦
座主
为断故受受诸饮食
大云请雨经
六界
有名无实谛
经忏
清净法眼
见圆满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放下的感觉真好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大悲咒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