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伴摄者,谓色蕴与余蕴互为伴故,即摄助伴。余蕴界处亦尔。如色蕴与余受等互为助伴能摄五蕴,如是受等一一助伴各摄五...(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二种无倒作意】 p0033 瑜伽九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于能随顺觉支法中,略有二种无倒作意。当知总与觉支为食。...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资持记释云:“请主,简人中,初文,前约犯重简。五八十成边罪,具戒成二灭。准通十三难人,皆不得请。下约轻罪简。...(物名)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亦名:隔障人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言隔障者,谓同障覆而别隔者,不成同相;或言露地而隔者。”(事钞记卷四·三...权教、实教之并称。权教,又作方便教,意为权谋之教,即佛随顺众生意,以方便权谋所施设之教门;实教,又作真实教,...又称半天婆罗门。系鬼道之一。为施饿鬼会中施食对象之一。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所载,施于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数之饿...(杂名)释迦佛之弟子也。从释迦师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释子。大般若经四百五十三曰:非沙门,非释迦子。楞严经六曰:...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那肚子不是变成了动物的坟墓了?把动物埋在肚子里,你看脏不...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一个十不全的书记师。因为受到富家千金的羞辱,难过得想自尽。在师父一番劝导后,他不因为丑...
现在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他觉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修行怎么怎么样,我马上就能开悟,我马上...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从释迦牟尼佛最初创建僧团的时候开始,佛教...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又不得不去和金钱周旋,如何才能平衡这之间的关系呢,希望师父...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菩萨都具有施予众生安乐的悲愿,所以,求药师佛、地藏菩萨、观...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诸佛之母。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如...
僧伽婆尸沙
【翻译名义集】
【僧伽婆尸沙】善见云:僧伽者,为僧;婆者,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言尸沙者,云残,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从境为名。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僧伽婆尸沙罪,如不憍天寿八千岁,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此堕大大叫地狱,人间八百年,为天一日夜。
上篇:波罗夷 | 下篇:摩那埵 |
(术语)称阿字。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犹如世间地居天中帝释为第一,诸世仙圣中梵天为...
伴摄
疑
二种无倒作意
四恩
忏悔主简人
五色线
不足数隔障人
权实二教
婆罗门仙
释子
受戒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