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800~880)唐代僧。南泉普愿之法嗣。澶州(位于河北)人,俗姓周。二十岁受具足戒,开成二年(837)至衢州(浙江...【十三住】 p0105 瑜伽四十七卷十三页云:略有菩萨十二种住。由此菩萨十二种住,普摄一切诸菩萨住。普摄一切诸菩萨...【弥栗头虔伽他】 此云善品,主蛊毒也。左传云:血虫为蛊。说文云:腹中虫也。...禅林用语。即指佛性及法性;谓佛性、法性之真理,如如不动,犹如大海之深、山岳之坚固。碧岩录第五十七则(大四八·...(譬喻)经文之尊譬如金玉也。唯识述记一本曰:宝偈南赞,金牒东流。...谓一念不生时,则大道之全体自然显现。众生本具佛性,但以妄想、沉迷故,不能显现本有佛性;如妄心不生,则本有面目...【归依佛】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八页云:诸归依佛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即本有种子与新薰种子。(一)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称为本有种子。(二)种子...【无色界无中有】 p1077 大毗婆沙论六十九卷十二页云:应作是说:欲色界生、定有中有。连续处别死有生有、令不断故...(名数)经典中文与义之谓也。经者自一面观之,惟为显义之文字也,自他面观之,则由文而显之义理也。故文与义,为二...道之光明。由佛之果德而放光明,即谓佛之果智圆通自在。又道体清净,离一切过垢,照破无明之幽闇,故称道光。赞阿弥...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因为它是文殊菩萨的净土。 老法师时常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诸...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能认识你,和...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一个人只...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大安法师答: 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他在苦作恶苦作恶这样的恶性循环...
阿那
【翻译名义集】
【阿那】亦云安那,此云遣来,入息也。
上篇:摄提 | 下篇:般那 |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
利踪
十三住
弥栗头虔伽他
似海之深如山之固
金牒
一念不生全体现
归依佛
二类种子
无色界无中有
二经体
道光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大安法师:一天念多少佛号才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