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因相】 阿赖耶识有三种面相,曰因相、果相、自相。因相,谓第八阿赖耶识能摄持一切种子,此种子为万法生起之原因...(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堂塔)此堂在舍卫国。中阿含经四十九曰: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鹿子母。梵言蜜利伽...梵名 Kanakavats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二。又作嘎纳嘎巴萨、那迦跋。与其眷属五百阿罗汉共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系护持...【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p1092 瑜伽七卷九页云: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定所行色】 p0808 瑜伽五十四卷十页云: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系定,卽由此系大种所造。又此定色,但是世间有漏...(术语)见思之烦恼,对于苦果,谓为子,以烦恼系缚身而使不得自在,谓为子缚。对果缚之言也。四教仪曰:子缚已断,...(一)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或指北宗禅之神秀)。[大藏法数卷三十八] (二)...位于山西临汾西南。规模敞朗,建筑巍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者系元明遗物。山门内有明代所塑二金刚峙立,刚劲雄壮,...(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出于经之第二卷。说火宅之喻。...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发生于人与动物体组织,器官的细胞无限制增生,导致对附近正常组织的压挤,侵犯和毁坏。增生...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佛法、信佛的人,当做一种避世的,或者说离群索居的,是一种...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佛说道:世尊啊!有一位长者名叫摩诃南,家里非常有钱,几乎可...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轮回的内容。这就是狂心顿歇,歇...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甚至因此而堕落恶道,你相信吗? 般若经论...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来到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谢谢! 如瑞法师答: 这个问...
五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宝 | 下篇:五系 |
(书名)本名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唐杜顺着。分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之三。说华严法界之观门...
菩萨道树经
因相
不断烦恼得涅槃
鹿子母堂
迦诺迦伐蹉
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定所行色
子缚
六祖
普净寺
譬喻品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僧伽吒经

【推荐】致癌的因素与防癌的食品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息心贞信之士

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为何却堕落在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