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谓之识食,为四食之一。...(术语)见惑与修惑也。见道所断之理惑谓之见惑,修道所断之事惑谓之修惑。以见惑之故,不达于四谛之真理起种种之邪...【士用果与增上果差别】 p0228 俱舍论六卷二十一页云:士用、增上、二果何殊?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一)位于河北正定。原称临济院。创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义玄住此,大振禅...(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指左侧。凡面向堂外时,己身之左边称为左间。即上间,指尊位。座位以左侧为上,乃中国古来之制。(参阅“上间”721...(术语)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疏...【陈那】 印度佛教因明论的集大成者,公元五、六世纪时人。据说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婆罗门种姓。初习外道教旨,又入...【四种趣道】 p0435 瑜伽十三卷七页云:复次如经中说四种趣道,云何宴坐于诸法中思惟简择?谓有苾刍、先已证得初静...(名数)菩萨得七种之辩:一、捷疾辩,于一切之法,无碍故。二、利辩,有人虽能捷疾而不能深入,以能深入乃名为利。...(术语)指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而言:与供具如意愿同。...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猛之心。在动经无央数劫这个不可计数的时间长河里面,就是做这...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崇,名遐中华。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
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见了专程前来迎接的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 频婆娑罗...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人类日日都有讲话,而讲话虽被空气吹了,其好与坏都留在人的...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三界的妄想太执着会障碍你往生。 往生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头呢,对冤家对头他就有瞋恨心了。这个冤家对头就不想见面呐,...
九喻
【翻译名义集】
【九喻】方等如来藏经,佛为金刚藏菩萨,说一法九喻,具有十文。经云: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诸烦恼中,有佛智眼,有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下有九翻长行偈颂(宝性论,佛性论,具释,圭山疏引,今略录示)。一偈云,譬如萎变华(论云:贪烦恼亦尔,初乐后不乐),其华未开敷,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此法身体)。二云,譬如岩树蜜(说一味法),无量蜂围绕(论云:群蜂为成蜜,嗔心啮诸人),善方便取者,先除彼众蜂。三云,譬如彼粳粮(说种种法),糠铖未除荡(论云:如是痴心缠,不见内坚实),贫者犹贱之,谓为可弃物。四云,如金在不净(真如不变),隐没莫能见(论云:增上贪嗔痴。圭山云:上三种子,今喻粗显现行,发身口意,造一切业,故云增上),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五云,譬如贫人家(根本无明无覆无记,未有爱恶之相,名无明住地),内有珍宝藏(法身为万德所依),王既不知见,宝复不能言。六云,譬如庵罗果(此喻见惑),内实不毁坏(报化身佛性),种之于大地,必成大树王。七云,譬如持金像(出缠法身),行诣于他方,裹以秽弊物(此喻思惑),弃之于旷野。八云,譬如贫女人,色貌甚丑陋(喻八不净地垢),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轮王(喻成报身)。九云,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喻成化身),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八九十净地诸垢)。又魏译金刚云: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弥勒颂曰:见相及于识,器身受用事;过去现在法,亦观未来世。论释曰:譬如星宿,为日所映,有而不现。能见心法,亦复如是(此譬见分)。又如目有翳,则见毛轮等色,观有为法,亦复如是,以颠倒见故(此譬相分,大云释曰:此喻若执在意,见实我法,此翳配在第七,以常行故。圭山云:既在第七,即知是见分。毛轮喻我法,我法即第七家,相分是第八也)。又如灯,识亦如是,依止贪爱法住故(此喻识体)。又如幻,所依住处,亦复如是,以器世间种种差别,无一体实故(此譬器)。又如露,身亦如是,以少时生故(此譬身)。又如泡,所受用事亦如是,以受想因三法不定故(此喻受用事故)。又如梦,过去法亦如是,以惟念故(此喻过去法)。又如电,现在法亦如是,以刹那不住故(譬现在法)。又如云,未来法亦如是,以于子时阿梨耶识,为一切法为种子根本故(此譬未来)。
上篇:八筏 | 下篇:十宝 |
(异类)龙名。大日经疏二曰:商佉龙,羯句摘剑龙。...
识食
见修
士用果与增上果差别
临济寺
习气
左间
不染着诸法三昧
陈那
四种趣道
七种辩
供养如意愿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天竺高僧善无畏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割十补百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