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断想】 p1414 发智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断想?答:除爱结,余结断诸想解,名断想。...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也。 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厌背涅槃不怖烦恼戒】 p1276 瑜伽四十一卷九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p1439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此亦成就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麤相】 p1472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譬喻)清净之智慧,以断烦恼之绊,故譬如剑也。最胜王经二曰:生死罥网坚牢缚。愿以智剑为断除。...指罪业与烦恼。又作罪垢、业尘。垢,烦恼之异名;烦恼者,其性不净而心染污,故称垢。又业之性不净,譬之于尘垢,故...四劫之一,即此世界坏灭之后,二十中劫间,只有虚空的时期。...依大乘方等之文所设立之戒坛。即不拘根缺缘差,亦不细拘禁忌,凡发大心之人皆能得戒,摄人最为周遍广大,故称方等戒...(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总相: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论说:云何为嗔...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就叫娑婆世界。所谓娑婆世界就...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非常的痛苦。所以当我们念佛,我们要知道,念佛这个佛号其实就...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萨怛多般怛罗
【翻译名义集】
【萨怛多般怛罗】资中曰:相传云是白伞盖,喻如来藏,性本无染,遍覆有情也。
上篇:陀罗尼 | 下篇:苏卢都诃 |
(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
喜觉支
断想
五相成身观
厌背涅槃不怖烦恼戒
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麤相
智剑
业垢
空劫
方等戒坛
摩罗耶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