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乘方等之文所设立之戒坛。即不拘根缺缘差,亦不细拘禁忌,凡发大心之人皆能得戒,摄人最为周遍广大,故称方等戒坛,与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坛相对。盖小乘教中,须一一如法,稍有乖违者,则不得临坛受戒。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始于京城建方等戒坛,后历武宗破佛,宣宗朝,建方等戒坛盛度僧尼,使昔时遭令会昌沙汰返俗者得以先行忏罪,后得戒品,重入佛门。[大宋僧史略卷下] p144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贤为初祖,主于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愿往生...北魏僧官所辖之民户,约设于北魏皇兴末年至延兴年间(约470~475)。乃因沙门统(佛教统制官)昙曜之奏请,而与佛图...(术语)十一切处之一。观火周遍一切处之禅定也。...又作都闻。禅林中,介于都寺、监寺间之职位。今已不存。[禅林备用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职位门] p5289...藏于日本教王护国寺之真言密教正系诸祖图像。日僧空海于我国(指唐代)留学期间,我国李真所画之金刚智、善无畏、不...(传说)玄应师之说如上所引。佛本行集经五十五曰:罗睺罗,昔为国王时,有仙人犯盗戒,欲就王忏悔。诣王宫,王耽五...行事钞·集僧通局篇:“四分文云,当敷座,打犍稚,尽共集一处等。”资持记释云:“示前后中,文出说戒犍度。必先设...指违犯小乘戒律所严加禁制之杀人、淫乱、窃盗、妄语等四种重罪之人。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说。于小乘戒律中,僧众若触...济缘记·释疏序:“言忆念者,谓毗尼立法,殷勤嘱累,制令记忆,不使遗忘,所以常尔一心,违皆制犯,故知常勤观察,...(经名)有二本,一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一卷,二不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南朝梁代僧。又作僧韶。僧柔(431~494)之弟子。生卒年不详。尝住安乐寺。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奉敕编集华林佛...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念佛法门与四念处 净土法门,于后汉灵帝年间已来中国!至东晋慧远大师赞扬于卢山,昙鸾大师(与菩提流支同一时代)...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红尘。人世间为什么叫做红尘呢?唐朝的首都在...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团」?主要是因为教团的组织严密,各项职务井然有序,让大众生...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被戏称为事儿妈。望文解意,这事儿妈也就是生事儿惹是生非的意思,其意味中多带有...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只好在附近的城市里,设了一个小学堂,招集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
方等戒坛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方等三昧行法 | 下篇:方等时 |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谏作犯法。时有比丘欲犯波罗夷,乃至恶说;佛言,诸比丘应如法谏,作如是言:‘大德莫作是...
净土宗
僧祇户
火一切处
都文
真言七祖像
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
集僧先设座后鸣钟
佛法死人
奉持戒律
尊胜陀罗尼仪轨
僧绍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享清福最难
发光的手指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推荐】无事是贵人

拜佛礼忏之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