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p0802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应知此中,初修业者,于四他胜,虽有事重过失;而无猛利...(人名)Matisiṁha,比丘名。译曰师子慧。见求法高僧传上。...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术语)梵语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译言如来,佛十号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悉昙字 (j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又作社、禅、赞、膳、膳、阇、杓、诺、縒、醝、嵯。为降伏恶魔军众之声、能制伏...(传说)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亦名:不大揣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大揣者,非口不容受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九)...(术语)八斋戒为一日一夜之戒法。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其他受持不杀等之八戒也。若半途而破戒法,为食事,曰破斋...【末摩断】 p052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十三页云:齐何当言死边际受?答:齐此末摩断,命根灭。问:何故复作此论?...(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三轮理趣义】 p0198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复有三轮理趣义,宣说诸法。谓依世俗谛理趣,宣说作者;宣说作具;宣说作...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生则全体迷背,虽有若无。佛则彻悟彻证,亲得受用。又复兴大...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佛像旁还有一个一样是铜制的大罄,在中国的佛寺,如果有信众到...有一次我应邀去一位女士家里做客,那位女士买的房子位于北京的郊区,那次做客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间非常洁...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情左顾右盼,眼珠时时都在转动,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的正念。他临终的时候真的没有烦恼,真的没有妄想,这是第一...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
浮昙末
【翻译名义集】
【浮昙末】此云至诚。十六观经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疏释至诚心云:即实行众生,至之言专,诚之言实。礼记曰:志之所至,至者,到也。易注曰:存其诚实,故曰至诚,赞天地之化。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释深心云:佛果高深,发心求往,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妙宗云:今初至诚,疏以专实释之。非念真如,岂名专实,解于深心?疏虽三义,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须契深理;善契深理,须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不出彼论乐集一切诸善行也。经回向发愿心,义当彼论大悲拔苦。起信云:信成就发心者,略说有三种:一直心,正念真如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上篇:萨婆迦摩 | 下篇:忏摩 |
尼罗乌钵罗,梵语 nīlotpala,巴利语 nīla-uppala。又作泥卢钵罗花。或单称优钵罗花。意译为青莲花。系莲花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