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十法行】 p0103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复次于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何等为十?谓于大乘相应菩萨藏...(杂语)又曰金刚水。真言行者受三昧耶戒时,为表誓约所饮之水名。大日经疏五曰: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位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五台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据本寺寺传载,新罗善德王五年(636,一说七年)慈藏入唐,登...(喻)恶心狂乱如大恶象之驰骋奔逸,既难捕捉又难调伏。...【都罗】 此云喜。释论云: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又云:...(一)指绝离善恶二念。 (二)指彻达善、恶二见,住于绝对唯一之念。日僧指月慧印(1689~1764)之“坐禅用心记不能语...(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譬喻)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猛利,断之却易,故譬之于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纯弱,断之反难,故譬之...【义妙】 p1239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p1000 集论一卷十四页云:若生长彼地;卽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耶?或有卽用彼地眼、还见彼地...【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p0048 摄论一卷八页云: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 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时候他做御史,为人公正无私,因此,被称为铁面御史。...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的因缘也遵循着无常的规律。修...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信佛教,为人处世也广受好评。然...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八年可以说是我们成长至今收获最大的八年。 记得第一次接触素...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降;大多数人都执著一切,不肯去尝试改变。 我相信你的心中一...
阿僧祗
【翻译名义集】
【阿僧祗】或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楚词云:时犹未央。王逸曰:央,尽也。大论云:僧祗,秦言数;阿,秦言无。问:几时名阿僧祗?答: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祗。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十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祗。菩萨地持经云:一者,日月昼夜岁数无量,名阿僧祗;二者,大劫无量,名阿僧祗。
上篇:那由他 | 下篇:歌罗分 |
(故事)据长阿含经三,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
十法行
誓水
月精寺
大恶象
都罗
不思善不思恶
五悭
藕丝
义妙
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二种缘起及愚二缘起所有过失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大宝积经

何等是净佛土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如何去报佛恩?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