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清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河北武清人,俗姓郭。年七岁即被父母送往天仙庙出家,及长,参方至天津,谒大博行干,依...指佛菩萨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心而言。即广大无边之慈悲。慈悲二字,本即含有“摄受众生,拔苦与乐”之义,佛菩萨住...(杂语)以佛曰雁王,故佛门曰雁门。【又】(人名)净土论注记主梁昙鸾之称号。以师为雁门人也。唐高僧传六曰:释昙...梵名 Udāyin。又作优陀夷、邬陀夷。(一)佛弟子之名。未出家前,受净饭王之擢,为悉达太子之学友,奉侍太子,以辩才...(一)修道而得之眼通(力)。又作天眼通。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卷下注释目连以道眼观母之生处一文中,道眼即作天眼通解,...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一千年,像法...(术语)十地所行之十种波罗蜜也。...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帝释窟】 p0890 西域记九卷二十二页云:舍利子门人窣堵波东行三十余里,至因陀罗势罗窭诃山。(唐言帝释窟也...【末底】 秦言慧。...(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果、净因、净缘、净果,染净相对;恶因、恶缘、恶果、善因、善...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 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十分钟里,我会想到此生的业报,会想到自己内心的罪恶,...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模拟马祖道一禅师而称之为马祖,可见其知名度似乎与马祖相等。...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能普应一切念佛人。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念...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你看一个男人站在镜子前,它就随...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他则冷淡对待,当如何面对此事? 了幻法师答: 你可试着用下面...
阿摩落迦
【翻译名义集】
【阿摩落迦】西域记云:印度药果之名也。
上篇:频婆 | 下篇:播啰师 |
梵语 jihvā-vijāna,巴利语 jivhā-viāna。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以舌根为所依,以味境为所缘,而产生...
溟波
大慈大悲
雁门
乌陀夷
道眼
正像末
地波罗蜜
上味
帝释窟
末底
根本无明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接受佛心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