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之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菩萨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寻伺喜乐等说名为动】 p1179 瑜伽六十三卷六页云:问:若寻伺等、于初静虑等中,皆能摄益胜三摩地;又能摄受自地...(杂语)谓虽不为僧而能摆脱一切也。庐山莲社杂录曰:谢灵运欲投名入社,远公不许。灵运谓生法师曰:白莲道人将无谓...【爱能造作四种业】 p120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八页云:爱能造作四种业故。一者、此爱于其自体境界受中,能作贪味系...【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p0744 瑜伽二十六卷十五页云:云何所作成办?谓修观行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一)指值遇佛陀出世、佛陀说法华经、听闻法华经、听闻法华经后能信受等四事,乃甚为稀有难得,故称四难。此说出自法...瑜伽是相应的意思。众生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叫做三密瑜伽。...【五法与三身相摄】 p0283 佛地经论七卷十三页云:又前五法摄三身者:有义、前二摄自性身。中间二种,摄受用身。成...禅林用语。指夕来投宿一夜,翌晨即离去之僧。行脚僧夕来寺院挂单,仅宿一夜,旦朝即离去,取其夕来宿、过旦去之意,...(流派)又曰慧远流。东晋时,慧远居卢山,结白莲社,与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事理双修之念佛也。吾国净土教三传之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这是识心幻现,要坚住正念。即使是好的境界现前,也不要理它...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典,尤其在《无量寿经》中多有记载,经云: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就是他对于真如理相似...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唯...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舍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
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课后,告诉他身边的弟子要相信修行的好处是真实的,要念好《楞...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一次请观音菩萨回家供养,我还怕他把菩萨给扔了。结果还好,没...
正像末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正遍智 | 下篇:末那识 |
(人名)Buddhasant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
十重无明
寻伺喜乐等说名为动
在家出家
爱能造作四种业
所作成办所缘境事
波吒厘子城缘起
四难
三密瑜伽
五法与三身相摄
旦过僧
庐山流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之因缘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