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术语)佛之教法,以声为体。小乘有部之正义也。俱舍论一曰: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法华玄义八上举...【不知量】 p0318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量者:谓不了知种种分量。谓所饮所食所尝所啖,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梵名 Venuvana-kalandakanivāsa,巴利名 Veluvana-kalandakanivāpa。又称迦兰陀竹园,或迦兰多竹林、迦兰那加竹林...【谛处】 p1376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谛处云何?答:如薄伽梵于辩六界记别经中,为具寿池坚说:苾刍当知;最胜谛处...【生杂染】 三杂染之一,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术语)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者,谓之七僧斋。俱舍光记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子题:二家、法轮、力轮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僧祇,若入王众,不得誉毁军阵射术。应云刹利种是上姓,如来应供正...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法,叫做教外,其他佛的声教,有文字可循的,都叫做教内。...(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总相: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论说:云何为嗔...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就叫娑婆世界。所谓娑婆世界就...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非常的痛苦。所以当我们念佛,我们要知道,念佛这个佛号其实就...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
曳瑟知林
【翻译名义集】
【曳瑟知林】西域记:唐言杖林。其林修劲,被满山谷。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丈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上篇:尸陀 | 下篇:鞞铎佉 |
禅林用语。指无从下手、无法咬嚼者,比喻无可奈何之事。碧岩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一八○下):“禾山垂语云:‘习...
富兰那迦叶
宝生陀罗尼经
声为教体
不知量
尼罗婆陀罗
迦兰陀竹林
谛处
生杂染
七僧斋
入王众法
教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