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又作生静虑。旧称四禅天。指修四种禅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不和软】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身语二业,皆悉高疏;其心刚劲,又不清洁;名不和软。...(术语)除诸灾害。如迦楼罗鸟除毒蛇之害,其观法名迦楼罗观。义译谓之微妙观。见守护经。...【现量】 p0951 瑜伽十五巻八页云: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错乱境界。如彼巻八页至...(名数)即九有情居。见大部补注五。...【琰魔】 或云琰罗。此翻静息,以能静息造恶者不善业故。或翻遮,谓遮令不造恶故。或阎磨罗,经音义应云:夜磨...乃指十地菩萨所起之两种迷惑。即:(一)执着我法之迷惑,即主客本来皆空无自性,视其为实体而起执着之迷惑。(二)执着...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恒悲愍】 p0883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恒悲愍者:能拔众生无量诸恶不善法故。...(术语)三因中之缘因,了因。智慧谓之了因。其他一切之善根,谓之缘因。...(行事)每年十二月八日(释尊成道之日)所行之法事,又云腊八。...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譬如说开车、做饭这种时候,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是提起佛...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该书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能却...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
先尼
【翻译名义集】
【先尼】亦云西伱迦,此翻有军外道。
上篇:萨遮尼干 | 下篇:富兰那迦叶 |
迷而不解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或总称。即指身心恼乱之状态,或总称妨碍一切觉悟的心之作用。成唯识论卷八载(大三一·...
静虑生
不和软
迦楼罗观
现量
九道
琰魔
二愚
末罗王经
恒悲愍
缘了
成道会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