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生静虑。旧称四禅天。指修四种禅定所生之色界四天处。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前三禅天各有三天,第四禅天则有八天,合为十七天。然关于色界诸天之数,其他经论亦有举出十六天、十八天、二十一天、二十二天等说。(参阅“四禅天”1846) p63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北齐时高僧,俗姓高。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动物)又名雪山鸟。天竺雪山有寒苦鸟,终夜鸠说杀我寒故,雄鸣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鸣曰:何故...【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 p1149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若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者、有此差别。谓此依彼誓受远离,不造...梵语 jeya 之音译。又作尔炎、尔焰。意译为所知、境界、智母、智境。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等五明之法,...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除直渡;船师失济上下水者,不犯。”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律云直渡彼岸也。但开过岸...【一切种子识】 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的种子而不散失之识,为阿赖耶识的别名。成唯识论卷二载:‘此能执持诸法...(术语)佛道之枢要也。贤愚经十三曰:愿重矜愍,显示道要。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身语随隐显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随隐显现行?隐善显恶故。谓隐自功德,显自过失。...依风之力用可分住风、持风、不动风、坚固风等四种,称为四风。又作四风轮。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谓,此四风能持大...憍者,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或得随一有漏荣利之事,贪之一分令心悦豫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长寿相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嘉兴藏流通本)...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是整个主轴怎么破妄显真。破妄偏重在空观,就是消灭我们心中的...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如果是横...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我说:你们先别慌求戒。沙弥有哪十戒?你们讲给我听听看。结...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你们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也都是年轻过来的,年轻人一出校门满...
怎么念佛 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却是极注重于道德行为的实践。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在日常生活行...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还想找感应、还想讲感应啊...
静虑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静慧 | 下篇:静虑波罗蜜 |
指菩萨于初欢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门。百法,乃概称数目之多;明,即通达;门,即法门,含有入、差别之意。意即明了通达...
慧文
寒苦鸟
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
尔焰
与尼同乘舟戒开缘
一切种子识
道要
二种戒
身语随隐显现行
四风
憍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横死可以往生吗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思无常,观不净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