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七识住与四识住四句分别】 p0066 俱舍论八卷十一页云:如是所说七种四种识住虽殊;而皆有漏。为七摄四?四摄七耶...日本佛教用语。指日本之修持密法,及修持密法之法会。在真言宗,为后七日御修法之略称。即每年正月八日至十四日共七...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即如来于涅槃会上,为愈除阿阇世王之身疮所住之三昧。犹如月光能除郁热,此三昧能除众生之贪恼热;又如月光由初一至...(杂名)帝释之宫殿也。...【宣说】 p0888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宣说者:谓因他请问、而为记别。...谓诸法皆无自性,当体即空。...(术语)迷妄之凡夫也。三论玄义曰:神道幽玄,惑人多昧。...【内外法差别有三】 p036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八卷十三页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身名为内;...(术语)情想与爱欲。顺诸事情想则生爱欲,以此二者为受生之本因。楞严经曰: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前辈之意。即比后学先达于道者之意。法华文句卷九上(大三四·一二六上):“彼诸大士是前进先达,弥勒是后番末学。...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会里,结婚特别讲究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 前最高法院的审判长...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作为我们修学佛法,乃至成佛的理论依据,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即对音声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声响发出,他就能凭藉双耳分辨出...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说一个人假设不断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创制了中国化的佛教戒律,史称百丈立清规。其中,丛林...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我这里还要给大家说...
憍
【阿毗达磨辞典】
憍者,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或得随一有漏荣利之事,贪之一分令心悦豫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长寿相者,谓不死觉为先分别此相,由此能生寿命憍逸。随一有漏荣利事者,谓族姓色力聪睿财富自在等事。悦豫者,谓染喜差别。
上篇:见至补特伽罗 | 下篇:假族寻 |
谓顺忧触所起心忧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忧界。...
七识住与四识住四句分别
御修法
中道
月爱三昧
殊胜殿
宣说
诸法皆空
惑人
内外法差别有三
想爱
先达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天耳通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