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物名)众多之华,聚为轮形者。新译仁王经下曰: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华,散释迦牟尼佛,合成华轮,盖诸大众。...(譬喻)喻事之复沓也。传灯录曰:元安示众曰: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黄庭坚...乃天台宗之观法。为天台宗基本教义之一。又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一心,即能观之心;三观,即空、...即真空观,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了知一切外境,缘生性空,本无实法;次观我空,体达我身,四大假合,终归于空;...(名数)华严宗之清凉国师澄观,原为天台宗荆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后入法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顿顿,分圆教为渐圆,顿...【黑闇】 p118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黑闇者:于其实事,不正了知。...谓善、恶(同于“不善”)二者,皆由因缘而生,其中并无实体,而系空性平等,无所差别,亦即不二、一如之意。维摩诘...谓厌恶世上之一切。又遁世一语乃形容中世纪隐遁者之生活态度,厌世则为一般所用,如厌世思想、厌世主义等。 p5758...(明王)梵名跋折罗吒诃婆Vajrahāsa,明王部之一尊。陀罗尼集经九跋折罗吒诃婆法说其修法。...【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 p1380 瑜伽三十五卷六页云: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杂语)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发愿之后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如果放逸懈怠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听到净土法门:哎呀!不错呀!好像对净土法门、...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20个用来接济贫苦的老人和孩子。在生意好的时候,馒头刚一出锅...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石头这儿来了。大家看到了惟妙惟肖的两块石头,一上一下,栩...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只有当我们希望尽快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觉得似乎它开始了...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前面讲到,种子是一切法的生因,但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所保存的...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
美国有一个医生一个心理医生,他写一个报告叫作《前世今生》很多人看过。 他其中讲出一个个案,他的一个病患叫凯瑟...
罽那尸弃
【翻译名义集】
【罽那尸弃】名出俱舍。大论则名剌那尸弃。此云宝髻,亦云宝顶。吾佛世尊,初僧祇满时值此佛,与七佛中第二尸弃,隔二僧祇,先达谓同,故今辩异。
上篇:释迦文 | 下篇:提洹竭 |
尘者,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即三界诸法。法界,为真理之异名,理体清净,一切三界诸法唯由理缘起,理外无...
华轮
头上安头
一心三观
真观
二顿
黑闇
善恶不二
厌世
大笑明王
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
行淫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一口气不来就成了隔世生命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