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从佛处接受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凡二卷。唐代不可思议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略称供养次第法疏、不思议疏。随文解释大日经疏卷七供养念诵三昧...即指人之死亡,或特指僧侣之示寂。又作归化、归真、归寂、归本、归空、归去。归元一语,原谓出离生灭无常之此世,而...(图像)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众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禅宗公案名。又作天地同、南泉一株花、南泉牡丹。唐代僧南泉普愿对于陆亘景山所参问之“天地同根”一语,训示应融会...(杂名)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唐译华严经十二曰:如来于此四天下中...又作香典、香钱、香资、香仪。奠者,荐之意。于佛前或亡者之灵前供奉之香物称香奠。典者,购买物品之意;于灵前以金...(术语)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亦名:失欲诸部合数四十九人、受欲失相诸部合数四十九人 子题:僧祇十种失欲、十诵失欲三人、五分失欲八人、四分失...(术语)一、顺生死观。观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感识等乃至老死等生死果之相也。二、逆生死观。观无漏之正慧为因...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各位大德: 今天讲一个持诵《心经》的功德感应。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问: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成刚法师答: 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如果...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变。心不能转变业,就被业缚住;业不随心转变,就能缚住心。 ...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佛,还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但以念六字佛号为主。阿弥...
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
己五、极难胜地 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 庚二、答 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现代的社会安全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结...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医治。 《金刚经》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讲缘生缘...
西禅希秀禅师
【五灯会元】
遂宁府西禅第二代希秀禅师,上堂曰:「秋光将半,暑气渐消。鸿雁横空,点破碧天似水。猿猱挂树,撼翻玉露如珠。直饶对此明机,未免认龟作鳖。且道应时应节一句作么生道?野色并来三岛月,溪光分破五湖秋。」
上篇:信相戒修禅师 | 下篇:净居尼法灯禅师 |
(术语)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自二百一十亿佛土中能选择而立之本愿也。总为四十八愿(大阿弥陀为二十四愿),别...
受记
六现观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归元
佛像
陆天地同根
第七仙
香奠
无心
欲之失欲诸部合数四十九人
顺逆二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推荐】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图片版)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