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不为倡荡食于所食】 p0341 瑜伽二十三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不为倡荡?谓如有一乐受欲者,为受诸欲,食于所食。彼...【十种忍辱】 p0109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页云:若别分别;乃有十种。一、已受怨害忍,二、现前怨害忍,三、虑恐怨害忍...性宗(法性宗),相宗(法相宗)之并称。强调法性一味之理的宗派,称为法性宗;强调诸法差别之相的宗派,称为法相宗...凡十二卷。印度世亲着,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注释十地经(华严经十地...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杂语)谓释氏诵经声也。王僧孺文曰:清梵含吐,一唱三叹,密义抑扬,连环不辍。...亦名:[木*圂]朴戒 子题:都卢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亦有一师,当白四法,都卢成就;谓沙弥尼、六法、本法及大戒...指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捃拾教”相对。天台宗谓,佛宣说法华经,如春耕、夏刈、秋收循序渐进,一时大收;即由初顿华...(经名)说比丘拔心中之五秽,解心中之五缚,宜修五法。见增一阿含五十六。...八倒者,凡天二乘,迷执之八种转倒也。常乐我净,为凡夫之四倒;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为小乘之四倒。...【业异熟法】 p121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业异熟法云何?谓业异熟十一处少分,除声处。...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第一杯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晨的...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那儿。通常我们会把心的真正本质想得很高深。虽然我对这方面没...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依佛法来说...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干,也不是这样子,我们也不是老是做恶...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结果掉下来,弄髒自己的脸。另一个是像逆著风扫地,扬起的灰尘...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巧手,可以制造出防卫敌人攻城的云梯,更能制造出日常生活所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
慧通清旦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慧通清旦禅师,蓬州严氏子。初出关至德山,值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师闻释然。翌日入室,山问:「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么堕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么脱野狐?」师曰:「好与一坑埋却。」住后,上堂:「说佛说祖,正如好肉剜疮。举古举今,犹若残羹馊饭。一闻便悟,已落第二头。一举便行,早是不著便。须知个事: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师子游行,不求伴侣。壮士展臂,不借他力。佛祖拈掇不起,衲僧愿见无门。迷悟双忘,圣凡路绝。且道从上诸圣以何法示人?」喝一喝曰:「莫妄想。」佛性和尚忌日,上堂:「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树头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柰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证见根源,粪埽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
上篇:延福慧升禅师 | 下篇:灵岩仲安禅师 |
梵名 Ku?āvatī,巴利名 Kusāvatī。为大善见转轮王传说中之都城,亦即释尊入灭之地拘尸那揭罗(巴 Kusināra)之...
不为倡荡食于所食
十种忍辱
性相二宗
十地经论
明心见性
清梵
尼受戒法中四法不可合受
大收教
心秽经
八倒
业异熟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没有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