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禅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于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术语)谓自久远实成之本地所现之权化垂迹身。八相成道之释迦如来是也。对实而云权,对本而云迹。玄义十上曰:拂之...(一)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 (二)乐神名。乃天龙八部众之一,为印度俗神紧那罗(...子题:内藏、律藏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萨婆多又云,何故律在初集?以胜故秘故。如诸契经,不择时处人说,而得名...禅宗公案名。麻谷宝彻禅师某次摇扇,僧乃问(卍续一三八·五○上):“风性常住,无处不周,和尚为甚么却摇扇?”麻...【三种粗重】 p0177 瑜伽七十三卷八页云: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麁重别故。何等名为三种...(术语)世俗之流类也。释门归敬仪中曰:自揣形服,都非俗流。...诸佛教化饶益众生之法有四种。唐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引用大集月藏经之语,谓诸佛出世,以四种方法度化众生:(一)口说十...法相宗将真谛分为义、得、正行等三种胜义。妙体离言,超越法相,称为胜义,又作第一义或真谛,乃世俗之对称。即:(...梵语 anusroto-gāmin,巴利语 anusota-gāmin。又作随流。为“逆流”之对称。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譬喻)又作炎。如来,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涅槃点为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个没有大福德、大因缘碰不到的。 所以,你就晓得,我们福报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在西方...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 能断贪爱的,才是真的学菩提道,是佛弟子。 经文:财色二...
过去,在舍卫国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悭吝,性情凶恶,而且不相信因缘果报。佛陀悲愍他们愚痴无知,于是变现...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线附近一个贫困的小镇里,父亲是位因伤退役、穷困潦倒的前足球运动员。贝利从小酷爱足球运动...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 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进群发一些伪佛教的文章,所谓伪佛教文章是指诸如宣扬本命佛...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
教忠弥光禅师
【五灯会元】
泉州教忠晦庵弥光禅师,闽之李氏子。儿时寡言笑,闻梵呗则喜。十五,依幽岩文慧禅师圆顶。犹喜阅群书。一日曰:「既剃发染衣,当期悟彻。岂醉于俗典邪?」遂出岭,﹝遂,原作「逐」,据清藏本、续藏本改。﹞谒圆悟禅师于云居。次参黄檗祥高庵悟,机语皆契。以淮楚盗起,归谒佛心,会大慧寓广,因往从之。慧谓曰:「汝在佛心处所得者,试举一二看。」师举佛心上堂拈普化公案,曰:「佛心即不然,总不恁么来时,如何劈脊便打,从教遍界分身。」慧曰:「汝意如何?」师曰:「某不肯他,后头下个注脚。」慧曰:「此正是以病为法。」师毅然无信可意。慧曰:「汝但揣摩看。」师竟以为不然。经旬,因记海印信禅师拈曰:「雷声浩大,雨点全无。」始无滞,趋告慧。慧以举道者见琅邪并玄沙未彻语诘之。师对已,慧笑曰:「虽进得一步,只是不著所在。如人斫树,根下一刀,则命根断矣。汝向枝上斫,其能断命根乎?今诸方浩浩说禅者,见处总如此,何益于事?其杨岐正传,三四人而已。」师愠而去。翌日,慧问:「汝还疑否?」师曰:「无可疑者。」慧曰:「只如古人相见,未开口时已知虚实,或闻其语,便识浅深。此理如何?」师悚然汗下,莫知所诣。慧令究有句无句。慧过云门庵,师侍行,一日问曰:「某到这里,不能得彻,病在甚处?」慧曰:「汝病最癖,世医拱手。何也?别人死了活不得,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乐田地,须是死一回始得。」师疑情愈深,后入室,慧问:「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师曰:「裂破。」慧震威喝曰:「你又说禅也。」师即大悟。慧挝鼓告众曰:「龟毛拈得笑咍咍,一击万重关锁开。庆快平生在今日,孰云千里赚吾来?」师亦以颂呈之曰:「一拶当机怒雷吼,惊起须弥藏北斗。洪波浩渺浪滔天,拈得鼻孔失却口。」住后,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放憨作么?及乎树倒藤枯,句归何处?情知汝等诸人,卒讨头鼻不著,为甚如此?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上堂:「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掷拂子曰:「山僧今日已是放下了也。汝等诸人,又作么生?」复曰:「侍者收取拂子。」僧问:「文殊为甚么出女子定不得?」师曰:「山僧今日困。」曰:「罔明为甚么却出得?」师曰:「令人疑著。」曰:「恁么则擘开华岳千峰秀,放出黄河一派清。」师曰:「一任卜度。」
上篇:龙华高禅师 | 下篇:东林道颜禅师 |
【无果】 p1042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无果者:不能得彼善趣果故。...
以心传心
权迹
人非人
律在初集以胜秘故
风性常住
三种粗重
俗流
四种饶益
三胜义
顺流
焰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天壤之别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放下心中的弓刀
温暖的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