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1629~1716)日本真言宗僧。伊势(三重县)人,俗姓山田。字宝山、如来房。苦学于江户、京都、高野山。其后于大和...(植物)菩提树之异名。辅行之一之二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等无间缘】 p1120 如四种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复次云何等无间缘?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即以头顶触礼佛足;用以表示身心上之绝对皈依。又作顶礼、接足作礼、头面礼足、稽首礼足、顶礼双足。释门归敬仪卷下...(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动物)梵语,播罗缚多Pārāvata,见梵语杂名。西域记九曰:迦布德迦Kapotaka,唐言鸽。...禅林用语。又作那一着。意谓独特之谋略或手段、方法。一手,原指棋局中之一着。 p3021...(杂语)雕刻佛像,每下一刀,须礼拜三宝三次。画像经文,谓之一笔三礼,又曰:一字三礼。...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术语)勘定事之是非也。碧岩四则曰:勘破了也。...【引自果】 种子六义的第一义。种子不是一因生众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种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种子仍生心...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关系啊!只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跟大家讲,如果约临...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武艺的人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威震武林四个字来形容这位武学...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由于灾民实在太多了,公粮有限,单靠政府救济解...
侍郎李弥逊居士
【五灯会元】
侍郎李弥逊,号普现居士。少时读书,五行俱下。年十八,中乡举,登第京师。旋历华要,至二十八岁,为中书舍人。常入圆悟室,一日早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汗流。直造天宁,适悟出门,遥见便唤曰:「居士且喜大事了毕。」公厉声曰:「和尚眼花作甚么?」悟便喝,公亦喝。于是机锋迅捷,凡与悟问答,当机不让。公后迁吏部,乞祠禄归闽连江,筑庵自娱。忽一日示微恙,遽索汤,沐浴毕,遂趺坐,作偈曰:「谩说从来牧护,今日分明呈露。虚空拶倒须弥,说甚向上一路。」掷笔而逝。
上篇:郡王赵令衿居士 | 下篇:祖氏觉庵道人 |
凡二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记载佛陀入毗耶离城乞食,至毗摩罗诘离车家,有善思童子,以其宿...
湛海
元吉树
等无间缘
礼足
空寂
鸽
那一手
一刀三礼
二十八天
勘破
引自果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