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北本涅槃经中之四句。释尊于过去世为雪山童子时,由罗刹口中听闻(大一二·四五○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二句...【分别及所分别】 p0385 成唯识论七卷十二页云: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康僧会】 康居国大丞相之长子。世居印度,年未齿学,俱丧二亲。至性笃孝,服毕入道。厉行清高,弘雅有量。解...初是因缘门,所谓: 众缘所生法 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白黑二业】 即善恶二业,白业可感净妙清净的乐果,黑业可感秽恶不净的苦果。此又可开为四种:一、白白业:善业而...【四种所得自体】 p0452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十页云:如经说:有情所得自体,有四种。一、有所得自体,可为自害...(术语)是即有漏果报之四相,谓之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者旧译。新译谓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苦圣谛...【业】 业的梵语 Karman,音译羯磨,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着革屣下诸塔边戒。除有如是病,或强力唤入塔中者。”资持记释云:“着革屣中,收五戒,故云...忿怒月黡,梵名 Krodha-candra-tilaka,音译句路驮赞捺罗底攞迦。系安置于密教现图胎藏曼荼罗金刚手院内列最西(下...【种种界】 p1260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云何种种界?谓卽十八界、展转异相性。...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 大乘菩萨他在自我调伏的时候,第一个修相违...何谓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义应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人是真正不愿意随业飘流的人。有一句话:随缘,常常被人误用、...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 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正确,能够如此,道路就不会有所偏差,否则,理想的目标就很难...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弘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推广佛学基础...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专喜扶危济困,救人利世。他有三件大阴德,自己知道子孙必好...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那不要以为,哎呀,这个话我不敢说,好像是不是让人觉得我很傲...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
琅邪永起禅师
【五灯会元】
滁州琅邪永起禅师,襄阳人也。僧问:「庵内人为甚么不见庵外事?」师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曰:「如何是庵内事?」师曰:「眼在甚么处?」曰:「三门头合掌。」师曰:「有甚交涉?」乃曰:「五更残月落,天晓白云飞。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机。既是目前事,为甚么不是目前机?」良久曰:「此去西天路,迢迢十万余。」上堂,良久拊掌一下,曰:「阿呵呵!阿呵呵!还会么?法法本来法。」遂拈拄杖曰:「这个是山僧拄杖,那个是本来法?还定当得么?」卓一下。
上篇:云盖智本禅师 | 下篇:保福殊禅师 |
(术语)出世间乘之对。人乘与天乘为使得世间善果之教,故名。...
雪山偈
分别及所分别
康僧会
观因缘门
白黑二业
四种所得自体
苦空无常无我
业
着革屣入佛塔中戒开缘
忿怒月黡菩萨
种种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佛教徒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人
感激月亮,否定太阳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王祜植槐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