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行事)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会也。...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初不知恭敬佛、法、僧三宝之无根(无善根)者,后因蒙佛力而生起信心,称为无根信。又造五逆极重罪,无善根可以解救...全一卷。宋代慈贤译。又作如意轮莲华心观门仪。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世尊于须弥山顶对诸有情等宣说如意轮观...(书名)二十卷,唐智升撰。以三藏经论编为目录。不分门目,但以译人时代为先后。起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开元十八...又作狮子,为兽中之王,经中常以之譬喻佛的勇猛。...(术语)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头作种种之形,以为法德之标帜者。由小指次第数至大指,此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悬,先之意。又作玄谈、悬谭。指讲经论者于讲说经论文句之前,先述题号、撰者及全书大意等。如普宁之起信论悬谈、澄...(1879~1938)江西澎泽人。名业笏。民国二年(1913),因阅印光大师文钞而皈依佛教,专心净土,于二十五年求其亲授...(名数)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也。一福业,为欲界之善业,感生可爱之果,而利益有情,故名福业。二非福业,为欲界之...又作四种诤。诤,即诤论,谓因意见冲突而互以言论决胜负。律宗将比丘之诤论分成言诤、觅诤、犯诤、事诤四种;其对治...(龙藏本)...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感应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西有个姓舒的教书先生,到湖南一带去教书,两年后回来过年。路上碰到一个妇人,在哭...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所...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什么?靠念佛。如果不看书,不听...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一棵好一棵差。为了让好的那棵来年更好,他就把它移植到较肥沃...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等)开篇的第一句话,...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为多久为合适? 大安法师答: 在家的居士,随分随力,一般还是...
白藻清俨禅师
【五灯会元】
毫州白藻清俨禅师,信州人。僧问:「杨广失橐驼,到处无人见。未审是甚么人得见?」师以拂子约曰:「退后退后,妨他别人所问。」曰:「毕竟落在甚么处?」师曰:「可煞不识好恶!」便打。
上篇:景福省悦禅师 | 下篇:宝相元禅师 |
【七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
舍利会
转染依净
无根信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
开元释教录
师子
印
悬谈
许止净
福等三业
四诤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