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地名)八功德水之池。在极乐。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指无实体而仅有假名之人。又称假者、假人。佛教不承认有实人之存在,以人仅为五蕴假和合而成。可分二种:(一)秽土之...【须扇多】 亦云须肩头。此云甚净。弟子未熟,便入涅槃,留化佛一劫。...(譬喻)渡河津之梁筏。以譬道谛。智度论十一曰:涅槃之津梁。...【至那仆底】 西域记云:唐言汉封。河西蕃维质(音致)子所居,因为国号。...(一)即说法堂。指阐举大法,宣扬宗旨,行一切法式之堂宇。 (二)即正法(佛之教法)。因正法乃贤圣所依止者,故以殿...(杂语)译曰赤泥。伽蓝名。西域记十曰:络多未知僧伽蓝Raktamṛttikāsaṁghārāma(Raktaviti),唐言赤泥。...(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物名)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寄归传一曰: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是其木,长十二指,...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即由清雍正十三年(1735)敕板之大藏...(术语)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又灌顶坛也。...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毗尼日用切要...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也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有很多怨气冲天的人,常常会抱怨为...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就是这念心能时时放得下、提得起、能真真实实地活在当下。当下...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净化人心、指导人们履行正道的灯塔。从近代开始至今,随着西方...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所发出来的法音。以下讲到没有明...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
龙泉夔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西山龙泉夔禅师,上堂众集,师乃曰:「只恁么便散去,不妨要妙。虽然如是,早是无风起浪,钉橛空中。岂况牵枝引蔓,说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且道拂尘出屑,是甚么人?」卓拄杖,下座。
上篇:褒亲谕禅师 | 下篇:兜率志恩禅师 |
指观集谛境界时之四种行相。为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即观一切惑业为引生苦果之因,称为因;招集苦果而使现起,称为集...
功德池
假名人
须扇多
津梁
至那仆底
法殿
络多未知
佛母真三昧
惮哆家瑟诧
大藏全咒
密坛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