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伽蓝之总名,取须达长者以黄金布地,买地建祇园精舍之故事也。祖英集曰:岩东高锁黄金宅。祖庭事苑三曰:黄...亦名:知足受衣 子题: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三衣都失,彼(比丘)应知足受衣。知足有...(名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之四恶趣也。梵Durgati。...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皆由第八识所转生的。 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术语)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意根于二处增上】 p1210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页云:意根于二处增上。一、能续后有,二、自能随转。能续后有...(1043~1121)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自幼即锐气倜傥,日诵万言。初任通州主簿,一日入...(杂名)梵语。译言净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亦作婆罗门。...出世五食、九食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脱惑业之系缚,增长一切菩提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养诸根,故称解脱为食...阿黎耶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缘起门】 p1300 瑜伽九卷十六页云:缘起门云何?谓依八门,缘起流转。一、内识生门,二、外稼成熟门,三、有情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最后的结果的验收,是在临命终的时候,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必须把...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听到佛号或者见到佛像就会流泪等等。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净业者,幸试用之;并希以是广为传播焉。 凡座钟挂钟行...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过,我们都没有时间来做一个...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人持佛法戒行。教人事佛。令入泥犁中者。] 佛对阿难说:有人用...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是到达道的道路。不管是道...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想平平安安、幸福地过一生,可命运似乎总在和我们开玩笑,本来事业中天可...
泐潭洪英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泐潭洪英禅师,邵武陈氏子。幼颖迈,一目五行。长弃儒得度,访道曹山,依雅禅师。久之,辞登云居,眷其胜绝,殆终于此山。因阅华严十明论,乃证宗要。即诣黄檗南禅师席,檗与语达旦。曰:「荷担大法,尽在尔躬,厚自爱。」所至议论夺席。晚游西山,与胜首座栖双岭,后开法石门。久之迁泐潭。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曰:「当轩布鼓师亲击,百尺竿头事若何?」师曰:「山僧不作这活计。」僧拟议,师曰:「不唧[口*留]汉。」又僧礼拜起,便垂下袈裟角,曰:「脱衣卸甲时如何?」师曰:「喜得狼烟息,弓弰壁上悬。」僧却揽上袈裟,曰:「重整衣甲时如何?」师曰:「不到乌江畔,知君未肯休。」僧便喝,师曰:「惊杀我!」僧拍一拍,师曰:「也是死中得活。」僧礼拜。师曰:「将谓是收燕破赵之才,元来是贩私盐贼。」问:「临济栽松即不问,百丈开田事若何?」师曰:「深著锄头。」曰:「古人犹在。」师曰:「更添锄头。」僧礼拜,师扣禅床一下,乃曰:「问也无穷,答也无尽。问答去来,于道转远。何故?况为此事,直饶棒头荐得,不是丈夫。喝下承当,未为达士。那堪更向言中取则,句里驰求。语路尖新,机锋捷疾,如斯见解,尽是埋没宗旨,玷污先贤。于吾祖道,何曾梦见?只如我佛如来,临般涅槃,乃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摩诃大迦叶。迦叶遂付阿难。暨商那和修优波鞠多。诸祖相继,至于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伶竮流浪生死。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脚跟下,褫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豁开,楼阁重重,十方普现,海会齐彰。便乃凡圣贤愚,山河大地,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更无纤毫透漏。山僧如是举唱,若是众中有本色衲僧闻之,实谓掩耳而归,笑破他口。大众且道,本色衲僧门下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天际雪埋千尺石,洞门冻折数株松。」上堂:「释迦老子,当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老子,旁若无人。当时若遇个明眼衲僧,直教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然虽如是,也须是铜沙锣里满盛油始得。」上堂,顾视大众曰:「青山重叠叠,绿水响潺潺。」遂拈拄杖曰:「未到悬崖处,抬头子细看。」卓一下。上堂:「宝峰高士罕曾到,岩前雪压枯松倒。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禅德,虽然如是,且道山僧拄杖长多少?」遂拈起曰:「长者随长使,短者随短用。」卓一下。上堂,顾视大众曰:「石门巇险铁关牢,举目重重万仞高。无角铁牛冲得破,毗卢海内作波涛。且道不涉波涛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一句不遑无著问,迄今犹作野盘僧。」师因知事纷争,止之不可,乃谓众曰:「领众不肃,正坐无德,吾有愧黄龙。」叙行脚始末曰:「吾灭后火化,以骨石藏普同塔,明生死不离清众也。」言卒而逝。
上篇:三祖法宗禅师 | 下篇:保宁圆玑法师 |
北魏宣武帝于景明年间(500~503)建于洛阳。北魏之崇佛政策,促成云冈之开凿及永宁寺之建立,文帝复进而大规模促使...
黄金宅
过分取衣戒知足
四趣
转识
一即十
意根于二处增上
张商英
波罗门
解脱食
觉不觉
缘起门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弘一大师劝人听钟念佛文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