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即冥界与显界。冥界为死后之世界,显界为娑婆之世界。 p4057...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载,世间有六种凡常之力,即:(一)小儿以啼泣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有啼哭。(二...即指比丘与比丘尼之戒本。乃明示二者戒律之本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戒正仪篇] p213...(职位)又云库司行者。禅家司会计等之行者也。百丈清规副寺条曰: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增上戒学】 p1314 如三胜学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一卷五页云:一、增上戒学。谓依止戒,正勤修学。是故说名增上戒学...梵名 Vātsī-putrīyāh,巴利名 Vajji-puttaka。为小乘二十部之一。音译跋私弗底梨与部、跋私弗多罗部、婆蹉妒路...乃指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列举之出家菩萨所行之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者。(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则以...(物名)牌上图示众僧之座次,使各人照知之者。...【无攀无住】 p1065 瑜伽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无攀无住?所谓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槃、及灭尽定。所以者何?所言...法界,指常住不变,一如平等,寂静圣智之境界。亦即指一切众生本有之心,与诸佛所证平等之理。菩萨之根性有上、中、...(术语)显教所说四智之一。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察诸法而说法之智也。心地观经二曰: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如果念佛...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最好能够回向,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个对我们净土宗太重要了──...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众生。盗,偷拿人家东西。淫,邪淫,不正常的关系,夫妻以外的...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刚行堂回来,看着同学在水池边弯着腰、竭尽全力地正洗着一大堆衣物,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心想:...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当生活开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儿女又工作忙碌还要照顾孙子,无...
报恩觉然禅师
【五灯会元】
常州报恩觉然宝月禅师,越州郑氏子。上堂:「学者无事空言,须求妙悟。去妙悟而事空言,其犹逐臭耳。然虽如是,罕逢穿耳客,多遇刻舟人。」一日谓众曰:「世缘易染,道业难办,汝等勉之。」语卒而逝。
上篇:径山智讷禅师 | 下篇:智者绍先禅师 |
系得者,谓于粗重积集,假立系得性。...
冥显两界
六种力
二部戒本
库子
增上戒学
犊子部
四种布施
照牌
无攀无住
三处入法界
妙观察智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老子论幸福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平常回向要愿我们临终无障碍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不把佛法作人情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我们最该多说的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