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宾伽罗】 中论序云: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襟。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何等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谓十地中所有菩萨。...(植物)大树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拘吒赊摩利,赊,音奢,或云居吒奢摩离,大树名也。是诸金翅鸟所栖薄处,于此采...又作莲社十八贤。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慧远至江西庐山东林寺创白莲社,与道俗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后世称其中...(一)(1604~1670)明末清初僧。嘉兴桐乡(位于浙江)人,俗姓钱。号大方。十九岁有出尘之志,次年至杭州云栖寺专修...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禅林用语。谓师家接引学人时,以灵活契当之机法打中学人之要害,令其长久以来所执所疑之障碍,霎时冰消瓦解。橛,原...(术语)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于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又称俱博婆罗门、救婆俱婆罗门。此婆罗门身犯百罪,命终后堕入地狱,后以随求陀罗尼之功德力,化地狱为净土,而与其...禅林用语。指对一公案重新诠释,亦即向学人再度提示某公案。然亦有作揶揄之语者,讥讽禅徒自己无创意,参究禅旨之际...1、小乘所立的十智。一、世俗智、即见谛以前一切凡夫的智,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即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块,跟净土宗非常类似,都是一种带业往生的概念。就是业力我不...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 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十二缘清净...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常念诵此咒,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
万年处幽禅师
【五灯会元】
台州万年处幽禅师,上堂:「先圣行不到处,凡流恰到。凡流既到,先圣莫知。到与不到,知与不知,总置一壁。只如僧问干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峰以拄杖画一画曰:‘在这里’。且道此老与他先圣凡流,相去几何?南山虎咬石羊儿,须向其中识生死。」
上篇:妙湛尼文照禅师 | 下篇:仙岩怀义禅师 |
【背圣谛智有十过患】 p0888 瑜伽九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背圣谛智不成现观诸有沙门若婆罗门、当知略有,十相过...
宾伽罗
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
拘吒赊摩利
庐山十八贤
行海
性相
那一橛
立相住心
俱缚婆罗门
两重公案
十智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