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谓酬报因业之土。即由众生自业所感之依报之国土,及为酬报菩萨因位之愿行所得清净之佛土。 (一)众生自业所感之报土...(1842~1905)清代僧。河北蔚州人,俗姓郭。年二十出家,初随师苦行,积时六年,始至北京西域寺受具足戒。后参谒金...(术语)诸佛之光明,神变不测,离分别之相。故称神光。赞阿弥陀佛偈曰: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止观一之...全一卷。清代僧潮音通旭(1649~1698)编,康熙三十五年(169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辑录宋、元、明、清历...(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沙弥伽蓝】 p0680 西域记六卷十四页云:窣堵波侧不远、有一伽蓝。僧众鮮矣;清肃皎然。而以沙弥总任众务。远...亦名:月望衣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六缘成犯:一、故坏三衣;二、财少不足;三、为换三衣,拟替故者;四、...(术语)许多迷惑之众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术语)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谓受佛金口之记,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门也。止观一上所...【三种大性大三摩地】 p0213 瑜伽六十二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三种大性大三摩地,能令速疾通达真如。既通达已;能尽诸...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人把发心作为一句口头禅。我们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么?面貌丑陋、多病、短寿,同时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嗔心...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倓虚法师之一,于民国初年开始,弘法东北各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人行德积善的关系,不行善积德只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衍...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他也不是说把业搞完了就解脱...
普济子淳禅师
【五灯会元】
婺州普济子淳圆济禅师,「僧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珠?」师曰:「不拨自转。」曰:「如何是藏?」师曰:「一拨便转。」曰:「转后如何?」师曰:「把不住。」上堂:「雨过山青,云开月白。带雪寒松,摇风庭柏。山僧恁么说话,还有祖师意也无?其或未然。」良久曰:「看!看!」
上篇:天竺从谏讲师 | 下篇:禾山用安禅师 |
(名数)一、言答,以答言语也。二、示相答,示种种之形相而答也。...
二种行相
报土
法忍本心
神光
普陀列祖录
五戒法
沙弥伽蓝
月望衣过限戒犯缘
群迷
金口相承
三种大性大三摩地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湛山倓虚大师传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