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仪式)立僧首座奉堂头之命或普说或入室,堂头先送牌于其人,立僧谨受之,名曰受牌。其后或普说或入室。见象器笺十...又作受重法得、八法得、师法得、敬重得、敬得、八不可越得。乃比丘尼得具足戒十缘之一。尼众依八敬法(尼百岁礼初夏...【随好】 p1364 瑜伽四十九卷十四页云:又卽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杂名)以寺院多在山中,故一寺亦名一山。但一山之名广,而一寺之称狭。【又】(人名)僧一宁,字一山,( 一宁 )...(神名)Pūrṇabhadra,神将名。译曰满贤。见慧琳音义二十六。...【四种妄增益边】 p0452 瑜伽六十四卷九页云:谓于安立所有苦谛,乃至道谛,略有四种妄增益边。一、我增益边。二、...梵语 pratibhāna-pratisajvid。为四无碍辩之一。系随一切众生所乐闻而说法无碍之辩才。又作辩无碍解、辩无碍智、乐...意指大愿之业因力等。见于昙鸾、道绰、善导等人之所著书。对此,净土宗有各种解释:(一)指大愿之业因力;盖净土之庄...【本母】 p0531 瑜伽七十八卷十九页云:曼殊室利!若于是处,我以十一种相,决了分别显示诸法;是名本母。何等名为...(物名)以琉璃宝所筑之戒坛也。义楚六帖二十一曰:嵩岳有玉石坛,大邺有琉璃坛。僧受戒羯磨说戒作法,集僧唱共结之...(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栌木下,号曰栌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著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礼佛大忏悔文...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的基石。 道德内蕴二重价值结构,道乃终极价值系统,无形无相...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清净。发菩提心,发清净心,完了之后,趋向菩提。你同时要对治...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年迈的婆罗门来到精舍,向佛问讯后即坐于一旁,向佛请法:佛啊...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五戒,杀盗淫妄酒你不能犯,你得要奉行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原文】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
道场有规禅师
【五灯会元】
安吉州道场有规禅师,婺州姜氏子。上堂,拈拄杖曰:「还见么?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德山老人虽则焚其疏钞,也是贼过后张弓。且道文彩未彰以前,又作么生理论?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许庄周致太平。」上堂:「种田博饭,地藏家风。客来吃茶,赵州礼度。且道护圣门下,别有甚么长处?」良久曰:「寻常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泠照人。」化士出问:「促装已办,乞师一言。」师曰:「好看前路事,莫比在家时。」曰:「恁么则三家村里,十字街头,等个人去也。」师曰:「照顾打失布袋。」
上篇:慧林常悟禅师 | 下篇:延庆可复禅师 |
【飒秣建】 西域记云:唐言康国。(秣,音末)。...
受牌
八敬得
随好
一山
富那跋陀
四种妄增益边
乐说无碍辩
大愿业力
本母
琉璃坛
有严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梦参老和尚开示不净观修法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