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于栌木下,号曰栌庵。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归寂。著有大部备检,笺难,助览,或对。见稽古略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三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顿教的说法方式,即没有经过小乘的阶梯,直接就说大乘,如华严经是。...(术语)以正智如实证得真理也。此有分满。二乘之极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觉为分,妙觉为满。...(一)四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异,衰变之义。即令一切有为诸法变易衰败之法。此法非色非心,为不...一个怀著疑惑的心去念佛,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懈慢界的人,将于五百岁间不得见佛闻法,这种情形正好像一个人被...梵语 nigha。指身、口、意三业所造之罪。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载,一切众生所造之罪有二,一为轻,一为重;心、口...(人名)池州南泉之普愿禅师,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于南泉。常自称王老师。...(术语)贵德敬圣也。杂阿含经五十曰:尊崇佛法僧。...【四种资粮】 p0433 瑜伽二十九卷十六页云:资粮略有四种。一、福德资粮。二、智能资粮。三、先世资粮。四、现法资...【无相中作加行障】 p1085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一页云: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禅宗之传说。谓释迦牟尼佛于三处传心于大迦叶:一于灵山之拈花微笑,二于多子塔分半座,三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 ...(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大佛顶首楞严咒...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去或未来中。 一部分的人他们日日在追忆中生活,为生命中某个...善终绝对不能凭侥幸,一定要广修福慧才能达到,善终跟过去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在我们今生的好德和宁静的心灵。...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佛陀的出世,当然就有父亲和母亲...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当时城中有一位居士名散陀那,喜好游...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和尚所开,是佛教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内心烦恼、保持身心安康的...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
有严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识 | 下篇:有觉有观三昧 |
云何正思惟?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寻求。等寻求。近寻求。...
象王
顿说
证入
异相
七宝狱
罪业
王老师
尊崇
四种资粮
无相中作加行障
三处传心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如何才能得善终

吴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缘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自私自利遭苦报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