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四卷九页云:谓于安立所有苦谛,乃至道谛,略有四种妄增益边。一、我增益边。二、常增益边。三、净增益边。四、乐增益边。如此即是四种颠倒。为对治彼;说四念住,及四定智。由此因缘,所有我见,皆是妄执我增益边。广说应知如前有寻有伺地。由彼广辩执有我者,不应理故。又若略说,离彼诸蕴,生故,相故,及业用故;别有我性,不可得故。又异彼相,安住诸行所有我性,当知毕竟定无所有。又彼常性,不应道理。当知如前已广分别。又有六种不净性。如声闻地,已广显示。又有三种苦性。如有寻有伺地,已广显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学人单独进入师家之室,呈上自己对公案之见解,称为独参。系临济宗提撕学人之重要方法。其法为学人应师之唤钟,一日...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此复如何。谓如有一。于诸欲境。系心观察。起欲贪缠。彼从此缠复起余缠。...梵语 gandha,巴利语同。音译为乾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所分别之对象之一。为五境(五尘)、六境、十二处、十八...译作猴子洞。位于西藏拉萨东南八十公里泽当镇贡布山。为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所点化之猕猴与岩洞女结合繁衍子孙之地。据...(语杂)可为饿鬼之因缘也。楞严经八曰: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人名)Nahuṣa王名,译曰不事火。见慧琳音义二十六。...十二光之一,即阿弥陀佛的光明,弥陀的光明,常存三世,恒照世间而不断绝。...华译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谓于五欲境,知止满足,为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分内外二院,内院为弥勒菩萨的净土...《释迦谱》,五卷,释僧祐于齐代编撰,为现存中国所撰佛传中最古的一种。此书撰述的用意在显明觉(佛的)应(见《出三...(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十六种修】 p0116 瑜伽六十七卷一页云:当知略有十六种修。谓声闻乘相应作意修,大乘相应作意修,影像修,事边际...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南山,松涛成林,画桥临溪。在春...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周安士答: 可在一旁默持任何一种神咒或念佛菩萨名号,或代它...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这次的主题,就是有关《楞严经》在我们日常修行上的应用。在讲...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何解? 大安法师答: 往生西方净土,你也不...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离婆多,在佛弟子当中的德行特点是无倒乱第一禅定...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为行善得不到什么好处。世间的评价标准,行善都有什么好处?你...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别提到增上慢。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
四种妄增益边
【法相辞典】
【四种妄增益边】 p0452
上篇:四种他胜处法 | 下篇:四种还净罪聚 |
(堂塔)舍利塔也。止观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礼骨塔。...
独参
爱缘取
香
泽当比乌哲古岩洞
饿鬼因
那睺沙
不断光
兜率
释迦谱
净刹
十六种修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