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舍利塔也。止观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礼骨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职位)僧官之公任始于支那。见僧史略中。【又】(杂语)以僧为在家者之官也。事物纪原七曰:自隋文帝以沙门彦琮为...真如是如来藏识,真如因随缘而起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涛一样,所以叫做识海。...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印相)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于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遍,结此...娑多婆诃,梵名 Sātavāhana。又作娑多婆汉那王。意为引正王。即南印度憍萨罗国之王,归依龙树,以兴隆佛教著名。...(故事)佛灭后第一结集时,优婆离结集律藏。见智度论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见律毗婆沙一,西域记九。...(1632~1660)明代曹洞宗僧。淮人,俗姓武。世称子成传遂禅师。母梦佛摩顶而生师。年六岁,随其父潜庵乾和尚出家。...亦名:雨浴衣尺量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若比丘,作雨浴衣着在雨中洗浴故也,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六磔手,...梵语 vivartya。意译为退。谓初发菩提心之菩萨,退失其所修之行。反之,阿鞞跋致(梵 avinivartanīya)即不退转之...(1025~1091)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绵州(四川)人,俗姓蒲。师事富乐山之静禅师,十八岁受具足戒。后出蜀中,至荆...【同事摄】 四摄之一。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参...(印光大师校印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劝勉发愿...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信根产生信力,信力就体现为,一切学其他法门的,宗门教下的...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绪,身口意随之活动,就很容易伤害贤者。佛法中的贤者是指资粮...
骨塔
【佛学大辞典】
上篇:骨笔 | 下篇:骨节烦疼因缘经 |
(杂名)洗浴之室也,西土必以冷水,东土必以温水,故谓为温室。寄归传三曰:世尊教为浴室,或作露地砖池。(中略)...
僧官
识海
法决择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娑多婆诃王
优婆离结集律藏
传遂
雨衣尺量
鞞跋致
德普
同事摄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